鳳尾蘭為龍舌蘭科、絲蘭屬多年生木本植物。原產(chǎn)北美,現(xiàn)我國各地都有栽培,其別具一格的劍葉及潔白連綴的花朵受人喜愛。
鳳尾蘭株高可達(dá)1米左右,開花時(shí)的花莖高度可達(dá)1.5米左右,但其株高到一定階段,由于莖干無所依托,加上莖下部葉片老化枯黃容易形成頭重腳輕的狀態(tài),并影響美觀。
面對(duì)這種情況,可以采取對(duì)鳳尾蘭進(jìn)行“換頭術(shù)”。
方法如下:
1.在清明到谷雨前后,用手鋸貼著鳳尾蘭植株根部的地上部分鋸下整個(gè)植株。
2.將鋸下的植株的莖由株心下量20厘米長,其余莖干鋸除。
3.原老株根處清掃枯枝爛葉、雜草后,在根部周圍松土,適當(dāng)施入些液肥或顆粒肥。約在當(dāng)年的6月份前后每株老根上可長出蘗芽3至5 個(gè)。
到秋季,原鳳尾蘭處就會(huì)又現(xiàn)一片綠蔥蔥的景象。如果需要鳳尾蘭苗另地開辟綠地,可于第二年的驚蟄到谷雨前用小直刀挖取老根上的蘗芽苗(也可間苗)種植新苗,很快可形成新植株。
4.從老莖上鋸下的莖穗部分,剪去干枯老葉待用。
5.用一根圓柱木樁(比莖穗老莖略粗2厘米)在需要種植鳳尾蘭的綠地上打下深15厘米左右的洞,將修理過的鳳尾蘭莖穗一棵一棵插入洞中,再用木樁輕輕搗實(shí)植株周邊土壤,澆一次透水。約經(jīng)兩月,植株就能成活。雖當(dāng)年不能開花,隔年必然株矮挺拔,花繁葉壯。
6.如果需要大量繁殖鳳尾蘭苗木,可將原打算丟棄的莖段,在清理完莖上的枯葉后,再鋸成10厘米至15厘米長的段,埋于黃沙池中,保持一定的濕度,無需遮陰。
約經(jīng)2月左右可長出大量的蘗芽來,待其根須生成約5厘米左右后,可以切塊分植,每一苗又成一新株。如果你有心選取彎曲有趣的莖干配以盆景石材,還能制作成盆景(要人為控制鳳尾蘭葉片的大?。?,到時(shí)觀賞,也別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