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茶之始伊,也每年尋茶最好的季節(jié)。
在易武,當?shù)氐娜碎T口耳相傳著這樣一句話:喝普洱茶就是喝歷史,喝生態(tài),喝文化,它不僅是當?shù)夭枞说娘L土人情。
更是一座茶城,半部普洱史。
但凡來過這里茶人,無不被它瑰麗、清秀、純粹之美所吸引我們也不例外。
重走茶馬古道
一大早,趁著太陽還未升起,領(lǐng)隊的一個老媽子,就帶著我們上山了,一路顛簸,許久后才順利抵達,茶山中最富靈氣的一處茶田。
這里四面環(huán)山,云峰之間終年常饒有大霧,霧氣中的自然水分,也是滋養(yǎng)這一茶田的精華所在,這也是為什么其它地方的山茶。
始終比不上易武茶好喝的原因之一。
易武茶山云霧繞茶樹
春雨乍??丈角鍍粢缓粢晃g草木鮮活
一夜春雨,此時的茶田,茶樹葉上還沾帶些許雨露,只等太陽升起那一刻,極境升華。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采摘,這場春雨饋贈下的,第一片新葉。
只有這樣,才能第一時間保證普洱茶葉的,新鮮、清香和鮮活的特性。在炒,與曬的過程中保證最大限度的,去雜存真。
老媽子,帶著一個大茶簍,小心翼翼的摘下一枝間的兩片新茶葉,一摘一放間,盡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我們也不例外,采摘過程中,始終堅持“一枝兩葉”的摘葉手法,以此謀求最大化的茶之精益。
可能有人會問?什么是“一枝兩葉”
簡單點說,就是在一枝茶枝上,在眾多茶葉片中,只取最精華的兩片嫩葉。
一顆茶樹下來,往往也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新葉,若在經(jīng)過人工翻炒,得到的炒茶就更少了。
這也是,為什么普洱茶貴,又好喝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普洱茶好喝,還在于一個“古”和“源”這兩個字。何謂古?
易武山的普洱茶屬于,云南大葉種茶,被譽為“可以喝的古董”,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在全中國,一共有六大古茶山,其中品質(zhì)最好、面積最大當屬易武山古茶山。據(jù)史料記載,易武山普洱,自古有貢茶一說。
專供,皇家貴族享用,民間難得一飲,時間上更久更古。
直至今日,也一如既然的承擔著茶中皇族。
這一角色。
以其葉入湯,湯水柔和順滑,口感清甜,苦澀感較弱,回甘較好,極大程度的,保留了,初摘新葉的甘美。
是為,味古。
另外,易武普洱傳承久遠,超過3000年的歷史,因其獨有生長環(huán)境,加上以古樹茶鮮葉為原料,經(jīng)殺青、揉捻、日光干燥等工藝制成。
在儲存上,顯然比其他種類茶葉更合適收藏。
由于普洱本身茶性,新茶中往往多含有,未經(jīng)氧化的多酚類、醛類等物質(zhì),這就使得,普洱后期有了優(yōu)化的可能性。
因此,普洱越陳越香。
年代越久越好喝,具有特殊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可以收藏,是為“藏古”。
那何為“源”
源即是起源,易武普洱的根,源自這里,易武的復蘇,應(yīng)證了盛世興茶的規(guī)律。
也從側(cè)面,說明普洱茶的興旺,見證了易武的
繁榮。
因此,離開了普洱的易武是無法解讀它的歷史的!而在歷史長河中,易武又被尊為,茶馬古道,是承載深厚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
的一條文化走廊。
它始于唐,興于宋,盛于明,也衰于清,如今易武普洱在興旺,勢不可擋。
以上就是,普洱的古,和源。
深究它的歷史,還有很多,我們暫時說到這里。
春雨乍停,空山清凈,轉(zhuǎn)眼太陽已升到正午,我們采摘結(jié)束后,有在老媽子的帶領(lǐng)下。
安然的回到了住宿的地方。
令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就在返回途中,我們的車陷入了泥水里,讓人大為惱火。
但一想到,此行收獲,也不免稍稍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