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泱泱茶葉帝國,沒有一篇像模像樣的冷知識軟文,未免有點太low。今天就來好好盤點一下茶圈里的各種冷知識點,冷到讓你凍掉大牙那種。
01.黃片
黃片,一般指的是茶樹上生長到后期的老葉子。因為多數茶葉生長的后期葉脈會逐漸變黃。所以,黃片的名頭由此而來。
別聽著跟不值錢似的,黃片的出名完全不靠顏值,黃片的口感比起鮮葉更能體現出醇厚香甜的滋味,耐泡度也是杠杠的,加之價格適中,是好多茶客們所喜歡的一款特殊單品。
02.冰島茶
首先聲明這個冰島跟北歐那旮瘩的冰島,沒有半餅茶的關系。茶樹本是一種喜潮的植物,所以此冰島非彼冰島。
坊間傳聞,云南臨滄最好的茶在勐庫鎮(zhèn),而勐庫鎮(zhèn)最好的茶在冰島村。這冰島指的就是這個叫冰島的村寨啦。
猶記得在冰島村的廣場上記述著冰島村以前是勐庫土司的私家茶園,那會兒的冰島還叫丙島。這里出產的茶葉口感冠絕臨滄而聞名。就連勐庫嫁女兒陪嫁里最重的一分禮都是冰島老寨的茶種,其可貴程度可想而知。
03.砍頭茶
諸位看官放心,喝個茶還不至于砍頭!所謂的“砍頭茶”有很多形成原因,在這里細細解析一下。
一:在云南有一段時期,發(fā)展種植臺原茶的行動。砍掉了一批古樹茶來大面積種植臺地茶。
二:培育型古樹茶在自然生長過程中,如果不做人為干預,就會越長越高,最后的結果就是采茶特別費勁。所以,有些茶農會通過砍掉一部分茶樹主干來刻意矮化茶樹,目的是方便采摘。
三:在自然界中,任何不可能都是可能。干旱造成的火災,倒霉點古茶樹遭個雷劈都能遇得到。盡管如此硬核的遭遇,有些古茶樹依舊會頑強的再發(fā)芽繼續(xù)生長。綜上所述,“砍頭茶”是一個多方面形成的狀態(tài)。
04.馬蹄
此馬蹄可不是飛馳在草原上的駿馬,跟草原駿馬半毛錢關系都木有,而是養(yǎng)成“藤條茶”的一種去頂養(yǎng)標的培育方式。
相對傳統的培育型古樹茶而言,藤條茶通過不斷的修采茶樹的枝干,每一芽都連根帶蒂地采下,最終形成藤蔓一般的古樹茶樹形。
這樣采下的茶,都有一個標志性的特點,就是每一個都帶有“馬蹄”,同時藤條茶的產量也會因為采摘方式的嚴苛而銳減,但口感滋味也會異常充沛,比一般同樹齡的古樹茶增色不少。
怎么樣?今天的知識點,你都get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