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好的泡茶人【稱為茶藝師】,沖泡手法是一種美的享受,但泡出來的茶好喝是很重要的。茶樹、茶葉、成品茶到要喝的茶水,沖泡是至關重要的。這也充分體現茶藝師的價值所在。
剛的茶
用剛的手法,高注水,帶入更多氧氣,使茶的內含物質加速氧化。沖擊茶葉,使其翻滾,逼出茶氣,酣暢淋漓。
柔的茶
用柔的手法,低注水,沿壁定點或圈注沖泡,盡量不使茶葉翻滾磨擦,出湯輕柔,如怕驚醒夢中之人。
新茶
特別是毫多的新茶,用柔的沖泡手法,不然毫落混濁。新茶火氣重,也需要柔的手法來中和。
老茶
洗茶時盡量用柔的手法,慢慢喚醒,正式沖泡時,可用剛的手法,激發(fā)老茶底氣。
不同客人,不同手法
如果一泡茶開始沖泡,在不能換茶的情況下,要注意察言觀色,看客人的反應。如果客人覺得偏苦澀了,可降低水溫,用輕柔的手法,改變茶湯滋味,以適應客人。反之客人如果覺得不夠霸氣,你就要用剛的手法注水和出湯。畢竟茶要品飲者覺得好才是服務的關鍵。
最高境界,隨性而為
其實同一款茶,在沖泡過程中,由于投茶量、水質、水溫、氣溫、品飲對象乃至心情等等因素的變化,滋味時時改變(特別是老茶),這時高水準的茶藝師,就會隨時改變各種沖泡手法和條件,以將最美的一口茶湯奉獻給客人,也對得起歷經千辛萬苦到你手上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