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轉化進程
普洱茶的倉儲是普洱茶生產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認為是普洱茶初加工之后的深加工過程。不管是自然倉儲還是傳統(tǒng)倉儲、干倉還是濕倉,都可以看作是不同普洱茶產品的不同特征表現(xiàn)。其中,傳統(tǒng)倉儲或者濕倉可以看作是比較完全的以微生物發(fā)酵為主的生產方式;自然倉儲或者干倉可以看作是部分微生物發(fā)酵和部分茶多酚氧化的生產方式。
不管存放在什么地方,都要求倉儲環(huán)境既要通風,又需要有一定的濕度,但底線是不能使茶發(fā)生悶倉、放壞及變味等事件發(fā)生。事實上,從我們收藏及倉儲經(jīng)驗來看,普洱茶的陳化,并不適宜放在過于干燥(年平均濕度在30%以下)的環(huán)境中,也不適宜存放在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年平均濕度超過80%),兩者都有大概率失去陳化價值。
中期茶的品質專業(yè)鑒定,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從品相、香氣、滋味和茶底四個方面。首先正品是基礎,這要以多種證據(jù)包括人證、物證或者書證等,去確定一款茶的出品廠家、年份的真實性,要求茶品的渠道來源要正?;?。其次是要求良好的倉儲。兩者共同構成一款老茶的底線“正品良倉”。
中期茶在驗貨及收藏時,筆者多年市場交易經(jīng)驗建議大家必須從以下四個方面去把關:
品相,中老期茶很多都是大件84餅的竹籃裝,如果此前一件茶經(jīng)歷過市場流通,那么茶的棉紙邊緣可能被碰撞而有一定破損。根據(jù)破損的情況和比例,來給產品做出相應的價值評估。
香氣,這一點,其實對于中老期茶尤其重要,是核心價值之一。從整件茶的香氣確定上,實踐中是輕壓竹籃或紙箱,讓空氣從里到外流動起來,鼻子湊近就可以明顯聞香,從而辨別茶香的濃淡或者是否純正。之后再打開整提,取出單餅分別隔紙聞正面、背面和側面茶香,吸氣可聞香,視為基本合格。最后,再開湯品鑒,香氣只要是茶本身轉化而來的香型,即為正常。
滋味,面對同一餅老茶,每一個喝茶人口中都有自己感受到的獨特滋味,這也正是老茶的魅力所在——同一餅茶各得其樂。因此,我們所說的滋味,是總體上不能有異味,而要求湯感呈現(xiàn)自然狀態(tài)下的年份茶轉化口感特征,不同產地不同品牌不同拼配不同倉儲地所帶來的時光之味、口感之魅。
茶底,如果是正常倉儲,茶底的色澤不管原料等級怎么樣,也不管生茶和熟茶,呈現(xiàn)的色澤都會相對均勻。通過觀察老茶的茶底,意義在于認知過去不同年代不同廠家不同單品的用料特征,鑒其留存下來的茶底,可窺見當年的用料特征、拼配方式、轉化情況,作為讀懂老茶歷史遺留的重要媒物。
一款老茶如果倉儲不好,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一款茶如果在倉儲過程中,發(fā)生了質變,本身也就失去了品飲和收藏的價值。
一款老茶如果倉儲不好,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一款茶如果在倉儲過程中,發(fā)生了質變,本身也就失去了品飲和收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