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藻斑病主要危害葉片。
癥狀葉面初生淡黃褐色近圓形小斑,直徑1~3毫米不等,后病斑逐漸擴展成圓形、橢圓形,或不定形灰綠色毛氈狀斑,直徑3~10毫米不等,藻斑稍隆起,邊緣不整齊,細視可見呈放射狀擴展。稍后在藻斑上現(xiàn)橙色絨狀物,此乃為藻菌子實層。后期藻斑中央有的現(xiàn)灰白色小點,如眼點狀,斑面漸變得平滑。嚴重時病斑可連合成斑塊。本病病征呈毛氈狀物和橙色絨狀物,為病原藻類的營養(yǎng)體和子實體。影響光合作用。
病原
cephaleurosvirescenskunze稱頭孢藻,屬寄生性藻類。病斑上的毛絨狀物即寄生性綠藻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梗成x形分枝,梗端著生黃褐色近圓形孢子囊,游動孢子橢圓形,雙鞭毛無色。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孢子囊遇雨水散出游動孢子,借風雨或灌溉水飛濺傳播,侵入到荔枝上進行為害。溫暖潮濕,通風不良有利其發(fā)生和流行,栽培管理跟不上的荔枝園,樹勢衰弱,蔭蔽,通風透光不良的地方易發(fā)病,濕氣滯留時間長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1)強荔枝園管理,采果后,要翻耕施肥,增強樹勢,及時修剪,使其通風透光,修剪后噴施波美1~2度石硫合劑,波美度是我國過去間接表示比重的單位,現(xiàn)已停用,改用密度表示,即在15℃時1波美度相當于1.007g/cm3石硫合劑。
(2)嚴重時噴灑1: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15℃條件下噴0.51~1.007g/cm3石硫合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