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水的溫度?
這個嘛,說起來話就長了。而且光說不練還不行,準確把握水的溫度,是需要下一點功夫的。
首先,準備一把可以顯示水溫的電熱水壺。
哈哈,冷靜,開開玩笑嘛。買買智能水壺當然是最省事的啦,但很多時候,我們泡茶時,并沒有這個條件。再說一個精心布置的茶席上,旁邊放一只帶溫度顯示的電熱水壺。作為對白調性擔當?shù)睦习迥?,這樣low的事,絕對不能做。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可以通過三個途徑得知水的溫度。
第一、升溫法;
第二、降溫法;
第三、觸碰法。
先講講"升溫法",我們的茶圣陸羽,老早老早就說過,水有三沸。
第一沸:當水如魚目,微微有聲時;
第二沸:緣邊如涌泉連珠;
第三沸:勢若奔濤、騰波鼓浪。
那這三沸時的溫度大概是這樣的:
第一沸:80度起
第二沸:90度起
第三沸:100度
所以,當觀察到水的狀態(tài)時,就大概能知道當下的溫度啦。基本上,我們不會用到80度以下的水來泡茶,所以一沸以下是神馬溫度,我們就不考慮了。
不過有一點,就算用升溫法,我們也需要把水先燒開了,涼一涼,然后再升溫測算溫度。因為就算是礦泉水,也是需要先到達100度再來泡茶的。
不過一壺水反復燒開三次后,基本上就很"老"了,泡出來的茶不好喝。是不是看到"水老了"三個字時,一臉懵圈。是的,我第一次聽見也這個反應。其實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水經(jīng)過反復沸騰,含氧量會下降得厲害,水少了活力,此謂"老了"。所以,一壺水,沸不過三。
那聰明的各位又要問了,現(xiàn)在的水都放壺里"燜燒",我怎么知道到幾沸啦。
誒,這個就要靠耳朵和練習啦,你反復地燒一壺水,記住到達不同沸點的時候,水發(fā)出的聲音。那以后在行茶時,就厲害啦。目不斜視,手起水落,儼然一副世外高人模樣。
想象是美好的,做起來是有難度的,比較好操作一點的還是"降溫法"吧。
這個需要事先做一點功夫,買一只溫度計,放到剛剛燒開的沸水里。然后在心里用你的速度數(shù)數(shù),記住水溫一路下降至95度、90度、85度、80度時,你都數(shù)到多少。
那以后,你只需要將一壺水燒到沸騰,這時是100度。然后擱在一邊默默數(shù)數(shù),等它降到你需要的溫度就好啦。
"降溫法"說起來簡單些,但很多時候跟朋友聊著天泡茶,冷不丁一句話進來,就把"武功"給破了,數(shù)到哪啦?這時候"觸碰法"就派上用場啦。
還是放入一只溫度計,從沸水開始,分別在95度、90度、85度、80度時摸壺身,記住這個觸感。是不是聽上去很危險,其實摸一摸稍微停留就拿開,并不會被燙到的。
這三種方法很多時候,都在綜合運用。不過不管哪一種,都是需要一些練習和積累的。所有又有點忍不住想用這句話做結尾:
這就是行茶的意義。
好啦,關于水溫的把控,今天就說這些吧。不知道各位還有沒有其它好方法,留言跟我們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