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醫(yī)原著選讀》
【原料】葛根、草河車、白芷、郁金、枳殼、生甘草各9克,紅花、澤蘭各15克,赤芍、白芍、五味子各12克。
【制作】上方藥共研為細末。每次用50克~60克,置保溫瓶中,沖人開水,蓋悶15~30分鐘。
【用法】代茶頻頻飲,飲至將盡,再沖再飲,每日1劑,連飲2~4周。凝血機制障礙者慎飲。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適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長期肝功能不正常,谷丙轉(zhuǎn)氨酶等持續(xù)不降,癥見兩脅作痛,痛有定處,肝脾腫大,邊緣銳利,面有色素沉著,口干欲飲,或口干不欲飲但欲漱口,脈弦滑,舌質(zhì)紫絳或有瘀斑,舌苔白或無苔等病癥?!咀⑨尅克崛烁?,肝以條達為用,故疏肝不只逍遙散,順肝性即為疏肝。本方遵“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說,以葛根、白芷辛散順肝性。以郁金、枳殼疏肝理氣。以白芍、五味子之酸柔肝,引經(jīng)載藥。葛根、枳殼一升一降。白芷、五味子一柔一潤,升降并用,剛?cè)嵯酀?,無動火、傷陰、戀邪之虞。佐紅花、澤蘭、赤芍活血化瘀。草河車、生甘草清滌余熱。共奏理氣化瘀,疏肝滌邪之效。草河車學(xué)名拳參,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拳參的根莖,但蚤休的別名亦稱草河車,蚤休系百合科每年生草本植物云南重樓或七葉一枝花的根莖,兩者性味苦,微寒,同具清熱解毒之效,前者兼能涼血止血,后者可消腫定痛,熄風(fēng)定驚。;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降低谷丙轉(zhuǎn)氨酶的作用。因方中活血化瘀藥偏多,故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應(yīng)謹慎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