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洛垛山頭茶
從江城縣城向北沿214省道行駛1.2千米,再轉(zhuǎn)入通村公路行駛約6千米即可到達(dá)阿卡洛垛村口。哈尼族人一般居住在高山1上,族中有個支系自稱為“阿卡”,居住地附近有一泉眼,水流清澈,終年不干,就是遇到大旱之年仍然是流水淙淙。阿卡人在步行到這里的舊時候都會坐在泉邊休憩,飲水解渴,后來由于人越來越多,便在泉眼邊挖了口井,這口井便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阿卡洛垛”,“洛垛”是水井的意思。而后彝族人在此聚居建村,并以“阿卡洛垛”作為村名。
現(xiàn)在因村里通了自來水,這口井已不常被使用,村民便在井頭建起紀(jì)念碑,刻上“幸福泉”三個字。由于田房寨、富貴村距這里很近,我便把這兩村的古樹茶也歸入阿卡洛垛山頭茶。阿卡洛垛的古茶園主要集中在村后右側(cè)山坡上,茶園生態(tài)良好茶樹基本沒被矮化過,樹齡約200年。田房寨的古茶樹數(shù)量比較多,除了較為集中的古茶園,茶樹還生長在村子周圍的山坡林間。較為集中的古茶園在村子坡下的苦竹箐,這里空氣比較濕潤,周邊森林茂密,土質(zhì)為紅棕壤,非常適合種植茶樹,白文學(xué)家的古茶樹是村里最大的一株,茶樹直徑約20厘米,高8米左右,春茶可以采2.5公斤左石富貴村現(xiàn)存的古茶樹并不多,村民說這里原先也是成片的古茶園,但后來開山造田種糧食,茶樹幾乎全被砍伐,現(xiàn)只殘留零星的大茶樹生長在道路邊和房屋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