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日本松干蚧應加強植物檢疫。嚴禁疫區(qū)苗木、原木向非疫區(qū)調運??蔂I林防治。封山育林,迅速恢復林分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營造混交林,補植闊葉樹或抗該蟲較強的樹種。日本松干蚧隸屬同翅目珠蚧科,雌成蟲體長2.5-3.3mm,體璧柔韌,體節(jié)不明顯。觸角9節(jié),基部2節(jié)粗大,其余各節(jié)為念珠狀。雄成蟲體長1.3-1.5mm,翅展3.5-3.9mm。頭、胸部黑褐色,腹部淡褐色。觸角10節(jié)絲狀,足細長。前翅發(fā)達,膜質半透明;后翅退化為平衡棍。腹部末端有1個鉤狀交尾器,向腹面彎曲。卵囊白色,橢圓形。1齡若蟲,橙黃色。蟲體背面兩側有成對的白色蠟條,腹面有觸角和足等附肢。2齡無肢若蟲,觸角和足全部消失,雌雄分化顯著。3齡雄若蟲外形與雌成蟲相似,但腹部狹窄,無背疤,腹末無"八"形臀裂。
日本松干蚧1年發(fā)生2代,以1齡寄生若蟲越冬。越冬代1齡寄生若蟲長成2齡無肢若蟲的時期為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一代成蟲期為7月下旬至10月中旬。雌雄異型。雌成蟲交尾后,潛入翹裂皮下、粗老皮縫、輪枝椏下及球果鱗片等隱蔽處分泌蠟絲,逐漸包被蟲體形成卵囊。若蟲潛入3-4年生枝干的樹皮縫隙、翹裂皮下和葉腋等處固定寄生,致枝干彎曲下垂。
日本松干蚧是中國危害較大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它的危害是被害樹由于皮層組織被破壞,被日本松干蚧危害的樹一般樹勢衰弱,生長不良,針葉枯黃,芽梢枯萎,以后樹皮增厚、硬化,卷曲翹裂。易發(fā)生軟化垂枝和樹干彎曲,并常引起次期病蟲害的發(fā)生。
防治日本松干蚧應加強植物檢疫。嚴禁疫區(qū)苗木、原木向非疫區(qū)調運。可營林防治。封山育林,迅速恢復林分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營造混交林,補植闊葉樹或抗該蟲較強的樹種,如火炬松、濕地松等;及時修枝間伐,以清除有蟲枝、干,造成松蚧不適于繁殖的條件。還可保護利用天敵。如蒙古光瓢蟲、異色瓢蟲對松干蚧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應加以保護和利用。在松干蚧2個集中出現(xiàn)期的顯露期間采用化學防治,噴25%蛾蚜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