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平衡人體水分比例和降溫的原因,人需要水最多的時候莫過于夏天。在驕陽下趕路,有經驗的出門人常在頭頂上壓一塊濕漉漉的毛巾,或將濕毛巾圍掛在脖頸上。中世紀的歐洲,夏天中午,普通百姓便在大樹下將床單澆上水,赤背躺到上面冷卻身子。
世人以為,夏天用天然冰水的辦法是中國人發(fā)明的。人們在冬天采冰雪(山上的雪水和冰塊)后,將它們置于壇子里密封好,再把壇子儲藏在黑暗的地窖里。古希臘醫(yī)生西波克拉底于公元前400年創(chuàng)造了用天然冰雪水做冷凍劑的辦法,以此冰鎮(zhèn)飲料,并拿冰水治療炎癥、腫塊和肚子痛。
據(jù)說有一種土耳其清涼飲料最早是古羅馬皇帝尼祿發(fā)明的——將冬天的雪水摻入用覆盆子、檸檬、橙子、肉桂、生姜壓榨的汁水,成為一種美味解渴的冰凍果汁。
通常認為,夏天消暑,喝茶比喝水好。因為除了解渴降溫外,茶水含有很多營養(yǎng)成分,能起到保健和治療作用。“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經現(xiàn)代醫(yī)學和化學檢驗,發(fā)現(xiàn)茶葉中的有機化合物多達400余種,有營養(yǎng)價值的無機礦物質也有十幾種。
有人問,夏天吃茶,吃熱的還是吃涼的?一般人在夏天都喜歡喝一杯能提神和降溫的涼茶,其實喝熱茶具有同樣的作用。因為攝入熱的食物或液體(比如熱茶),身體會將多余的熱通過出汗而排出體外。
茶葉最早以藥物而被認識,分涼性茶、中性茶和熱性茶。中醫(yī)認為,夏天喝茶同樣要講究茶性和體質。燥熱體質適合飲涼性茶(綠茶和青茶中的鐵觀音);體質虛弱和胃寒者宜飲中性茶(青茶中的烏龍茶、大紅袍等)或溫性茶(紅茶和普洱茶等)??喽〔铔鲂暂^重,適合于燥熱體質,虛寒體質者不宜。兒童和孕婦不宜,因茶中所含鞣酸與鈣、鐵、鋅等結合成不溶性物質。
有一點需要認識:不要等到口干唇焦才喝水飲茶,因為這時候細胞已經處于脫水狀態(tài)。中國人常說“以茶代酒”,別以為酒要喝醉人,而茶卻不會誤事。有道是:“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喝大量濃茶,尤其在空腹時,會得“茶醉”的,表現(xiàn)為血糖降低,渾身無力,可喝一碗糖水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