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
拉丁學名:xanthium sibiricumpatrin ex widd.
科屬:菊科蒼耳書屬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葉卵狀三角形,長6一10厘米,寬510厘米,頂端尖,基部淺心形至闊楔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鋸齒或常成不明顯的3淺裂,兩面有貼生糙伏毛;葉柄長3.5一10厘米,密被蒼耳屬(xanthium)植物細毛。壺體狀無柄,長橢圓形或卵形,長10一18毫米,寬612毫米,表面具鉤刺和密生細毛,鉤刺長1.52毫米,頂端喙長1.52適米。花期89月。 蒼耳雄花花序圓而短,在雌花花序之上,雌花包在一綠、黃或褐色卵圓形的總苞內(nèi),總苞外有許多鉤狀刺和兩個大的角狀刺。成熟的刺果黏在動物的毛上,藉以散布他處
生態(tài)習性:產(chǎn)各地,原產(chǎn)于美洲和東亞,廣布歐洲大部和北美部分地區(qū);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我國各地廣布。
園林用途: 莖皮制成的纖維可以作麻袋、麻繩。 蒼耳子油是一種高級香料的原料,并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還可代替桐油。入藥治麻風,種子利尿、發(fā)汗。 莖葉搗爛后涂敷,治疥癬,蟲咬傷等。蒼耳子懸浮液可防治蚜蟲,如加入樟腦,殺蟲率更高,蒼耳子石灰合液可殺蚜蟲。蒼耳子可做豬的精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