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顆粒大小[soil particle size] 母巖經(jīng)物理、化學及生物風化后形成的不同大小礦物土粒的組成比例。按國際制土粒分級標準,直徑大于2毫米的稱為“礫石“,≥0.02~2.00毫米的稱為“砂?!?,≥0.002—0.02毫米的稱為“粉?!?,小于0.002毫米的稱為“黏?!?。各國根據(jù)本國條件也制定本國標準。中國于1978年制定了中國土壤土粒分類標準:土壤顆粒直徑大于1.o毫米者為“礫砂“或“礫石“,≥0.05~1.00毫米者稱“砂?!?,≥0.01~0.05毫米者稱“粗粉?!?,≥0.001~0.01毫米的稱為“細粉?!埃∮?.o01毫米者稱“黏?!啊8鶕?jù)土壤顆粒大小及比例可定出土壤質地名稱,如砂質土、壤質土及黏性土等。土壤機械組成與茶樹生長及茶葉產(chǎn)量、質量關系十分密切,一般砂粒含量高的如烏砂土、白砂土、黃砂土、油砂土、紅砂土、紫砂土等,土壤疏松,透水性好,茶樹根系發(fā)達,根容量大,茶樹鮮葉中有利自然品質的內(nèi)含物如氨基酸、咖啡堿、茶多酚等含量較豐富。而黏粒含量高、土壤黏重板結、尤其是第四紀紅壤黏土茶園,俗稱“天晴一把刀,雨后一團糟“,所產(chǎn)茶葉香低、味淡、不耐沖泡。按中國土壤質地分類標準,砂粒大于20%、粉粒大于40%、黏粒小于30%的土壤較適茶樹生長,過砂和過黏的茶園,均須進行土質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