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章自然村,隸屬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h布朗山布朗族鄉(xiāng),“班章”源自傣語“巴渣”,意為“一條魚”,漢語音譯成了“班章”。班章自然村下轄有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壩卡囡、壩卡竜五個自然村落,這五個自然村落就被大家稱為“班章五寨”。
班章五寨中最知名的,肯定是老班章,其他的四個寨子的茶葉風格跟老班章有著相似之處,但是又各具特色。
我們先來說大名鼎鼎的老班章。
老班章是一個哈尼族村寨,海拔1700多米,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現(xiàn)有古茶園4400多畝,是標準的大葉種普洱茶。
老班章的茶園多分布在原生態(tài)密林中,土壤以落葉和沙壤混合型為主,地肥壤厚。林中有茶,茶中有林,不少茶園人跡罕至,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加上白天溫暖,夜間涼爽,雨季降水豐富,而且啊,茶樹與闊葉林混生,為喜歡散射光的茶樹提供了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老班章的茶品條索粗壯,芽頭肥厚且多絨毛,有強烈的山野氣韻,茶氣濃強,香氣沉穩(wěn),茶品以強勁霸氣而聞名,云南省茶科所曾經(jīng)對老班章大葉種茶茶多酚含量進行過測定,其含量竟然高達4.6,一般的大葉種茶只有4.3,而小葉種茶僅有1.3。所以,老班章在普洱茶界有著“茶王”的美譽。
新班章距離老班章7公里左右,平均海拔1600米,也叫上班章,是哈尼族寨子,新班章寨是從老寨遷出建起來的。新班章的老茶樹主要分布在老寨周圍,海拔1600米,與老班章一樣:茶樹粗大古老,與森林伴生,生態(tài)環(huán)境好,茶質(zhì)好、茶氣足、山野氣韻強。
老曼峨是一個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歷史,海拔略低于老班章,約在1300-1400米左右,現(xiàn)有古茶園3000多畝。老曼峨普洱茶的茶樹類型有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改良型,有大葉種、中葉種、中小葉種。
很多人提到老曼峨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茶非???。眾多茶廠和茶商在生產(chǎn)加工普洱茶餅時,往往用老曼峨的苦茶做拼配,以提高和豐富茶餅的口感和滋味。
壩卡囡寨與新班章寨交界,離老班章寨也不算太遠,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壩卡囡是一個拉祜族村寨,平均海拔在1650米左右,古茶園面積1000余畝,古茶樹間距較大,樹齡多在200年以上。“壩卡囡”的大樹茶多為甜茶,茶品口感特色以冰糖清甜,細膩滑口為主。
壩卡竜是傣語地名,意為“荒涼的大壩子”,居住的同樣是拉祜族,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年均氣溫18.7度,生態(tài)植物多樣性保護完好,土壤有機質(zhì)豐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溫濕適宜、云霧繚繞,特殊的小氣候環(huán)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