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枝干部病害之一。中國浙江、湖南等茶區(qū)局部發(fā)生。
病斑近圓形或橢圓形,略凹陷,褐色,有明顯的暗色邊緣,后期病斑表面散生有許多橢圓形的黑色小突起。
茶褐枯隱孢殼菌學名為cryptospora theae hara,屬球殼菌目腐皮殼菌科隱孢殼屬。
病菌在有病枝干上以菌絲或子囊果越冬,來年溫、濕度適宜時,產(chǎn)生子囊孢子,借風、雨飛濺傳播。
及時剪除病枝,早春噴謝0.7%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
茶輪斑病(tea grey blight)
茶樹老葉、成葉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中國各產(chǎn)茶省均有分布。
初發(fā)病從葉緣或葉尖產(chǎn)生黃綠色小斑,而后逐漸擴大成圓形、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褐色,有同心輪紋,病斑正面生濃黑色較大的粒點。嫩葉上的病斑不正形,從葉尖向下變黑褐色,上生濃黑色小點。
多毛孢菌學名為pestalotiopsis theae sawada,屬黑盤孢目黑盤孢科暗色多孢族盤多毛孢屬。
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葉中越冬。次年春天,氣溫上升至10℃開始活動,借風雨傳播。溫度25-28℃、相對濕度80-85%最利于發(fā)病,夏、秋季發(fā)病多。
注意排水,修剪,春茶結(jié)束后及秋茶期,噴灑50%多菌靈1000-1500倍液或滅菌丹4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