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根據(jù)山東省棗莊市店子長紅棗栽培基地、陰平冬棗栽培基地及徐莊酸棗采摘基地棗農(nóng)的經(jīng)驗,根據(jù)用途的不同適期采果,使棗園產(chǎn)量增,棗果品質優(yōu),加工效益高。
一、白熟期此期棗果的體積增長基本停止,果皮由綠色變成綠白色或乳白色,角質層薄而柔軟,多數(shù)品種果肉質地較好,不脆,有黏滑感,汁液少,干物質含量低,糖分少,甜味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0%,果膠較多,維生素c豐富,含量常高于500毫克/100克。少數(shù)糖分積累早的鮮食品種,此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25%左右,肉質開始變脆,開始有脆甜可口的風味。此期因果皮質軟,除有少量葉綠素外,不含其他色素,果肉含果膠多,加工耐煮性強,為采收制作蜜棗的最佳時期。
二、脆熟期此期是棗果成熟的中期,體積重量增長終止,果皮角質層增厚,質地漸硬,色澤先從環(huán)痕周圍或向陽果面(因品種而異)局部轉紅逐漸擴展到全面轉紅。果肉糖分、干物質含量迅速遞增,含酸量也同時遞增,果膠和維生素含量逐漸下降。鮮食和干鮮兼用品種肉質變得細脆,汁液增多,鮮食清香濃甜,最為可口。此期的全紅果期是鮮食品質最佳時期,也是鑒定品種鮮果品質的標準時期。此期因果肉質地緊密,還含有較多的果膠,進入果皮全紅期,除鮮食棗外,也是烏棗、南棗、貢棗、酸棗等加工品原料棗的最佳采收期。
三、完熟期是棗果成熟終期,北方有的棗區(qū)稱糖心期。每天糖分含量增加0.3%-0.5%,但維生素含量繼續(xù)下降。此期果實外形上,果柄連接果實的一端逐漸褪綠變黃,果皮紅色加深,果肉色澤由綠白轉成乳白,期末近核處呈現(xiàn)淺黃色或黃褐色。含水量下降,質地逐漸變軟,脆度下降,糖分等干物質不再輸入累積,果實的干物質和糖分含量達到最高點,是加工干紅棗原料棗的最佳采收期,加工成品率高,紅棗果形飽滿,皮色深艷光亮,味濃,質優(yō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