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電工的生存基礎,也是能否挑戰(zhàn)高薪水一塊敲門磚,我接觸過一些高層次的電工,不單指的是技術非常好,還包括曾靠電工這塊基石促自己工作更上一個層次的同行,我身邊就有過這樣一位同事,確切的說是我曾經的上司,他電工出身,做到企業(yè)管理的高層,最后再做線上電氣代理電器產品,現在已經是一位線上線下做的風聲水起的商人了,因為在一起共事多年,所以對于他的職業(yè)歷程十分清楚,除了工作之外,我們生活中也是非常好的朋友!
他中專畢業(yè),本身對電也特別感興趣,畢業(yè)后成了最早一批紡織行業(yè)設備保全工,那時的設備都是從日本或韓國進口過來,機械維修方面,大家經過一到兩年的學習,故障一般都能解決七七八八,電氣方面因為不常見,前三年壞的也少,又在廠家保修期內,有故障大家也都報一下,讓廠家來處理,因為電氣方面說明書基本沒有漢語翻譯,所以一般有故障他們都基本束手無策,也都根本不想勞神費力鉆研這東西,所以電氣方面的故障大家都懶得搞!但我這個朋友卻是個例外,總是特別注意琢磨這方面問題,憑著自己的愛好和苦心鉆研,到后來設備電氣故障基本沒有能難倒他的了。
機會往往給有準備的人對于技術行業(yè)絕對是真理,在紡織行業(yè)黃金時期,催生一批紡織民營企業(yè),好多老板也都花巨資引進韓國日本設備,在保修期過后,電氣故障問題再找廠家時不但費用很高,關鍵還維修不及時,耽誤生產,懂機械的人很多,懂電器的人幾乎沒有,兩者都懂的人更少,我這朋友優(yōu)勢一下凸顯出來,在一次幫忙別的企業(yè)處理電氣故障時,他被老板高薪留了下來,借這個電工基礎平臺,在他努力下,兩年做到了生產廠長位置。
在做廠長這十多年期間,他又遇到了第二次機遇,網絡平臺,由于多年的積累,他和他老婆共同做了個紡織電器類的網店,實體和網絡相結合,因為比較專業(yè),幾年下來,做的風生水起,廠長一年二三十萬的收入已經對他沒有什么誘惑力了,于是他辭去廠長職務,專業(yè)做起了紡織類電器的生意,他成功的轉型成了一名商人。
他是我所遇到電工里做的最好的,也是一步步轉型比較成工的一個人,究其原因,我覺的與其說是他運氣好,倒不如說他一開始就有著先人一步的積累遠見,對于某一領域的先進技能,你一定要想辦法先人一步掌握,即使單純的搞電工,也一定要有搶先的意識,因為等大家都熟悉了都懂了,你再懂你再會,已經不值錢了,更別說還有更好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