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薄荷塘的認識,應當是始于不屑一顧的流言蜚語,陷于獨一無二的純凈之味。
當然,前提是你喝的真的是薄荷塘。
薄荷塘以前叫做“草果地”,一戶周姓人家在這里種植草果,為了搭建屋棚,砍了不少茶樹,后來普洱茶價格瘋漲,這一片茶樹被發(fā)現(xiàn),被炒作,被公之于眾,被捧上神壇,在草果地里有一個水塘,水塘周圍長著很多水薄荷,薄荷塘和草果地相比,當然是薄荷塘好聽了。
所以薄荷塘的名字由來并不是因為茶有薄荷味,雖然喉韻確實有清涼感。
薄荷塘的古茶樹分為兩類,1類是高桿古樹,也就是江湖傳說的掛牌古樹,一共50棵,每一棵都掛著號碼牌,13號已經(jīng)枯死,其它健在,其中1類1號古茶樹樹高20米左右,非常壯觀,放眼整個版納茶區(qū),它也可以占山為王了。
2017年春茶,這棵樹采摘鮮葉9.9公斤,不過并沒有出售,主人家自己存起來了,江湖上明明連它的影子都沒有,卻還是能聽到很多關(guān)于它的傳說。
2類古茶樹就是除了高桿之外的茶樹,樹高普遍在2米以上,和易武其它茶區(qū)比較常見的古茶樹差不多。南茗佳人今年也少量收了點薄荷塘1類古樹和2類古樹,喜歡的茶友可以添加掌柜個人號咨詢。
薄荷塘古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好,這一點毋庸置疑,純粹的原始森林,古茶樹比較集中,茶園只有一片,產(chǎn)量非常小,這也是為什么預訂不但要找熟人帶,還要提前預訂鮮葉才能制作。
最后說大家最關(guān)心的茶的品質(zhì)口感。
其實喝之前我也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樣的茶,才配得上薄荷塘這樣的名氣?
薄荷塘的主人姓周,茶園是一戶人家的,江湖上流傳四家人,其實就是周大哥的兩個已經(jīng)出嫁的女兒和一個兒子,看起來四家,其實還是一家人。
南茗佳人(公號id:nmjrcha)春茶團隊3月去到薄荷塘塘主周大哥家時,當天晚上剛好趕上今年的第一鍋薄荷塘2類古樹茶做好第一鍋,有幸喝到2018年第一泡薄荷塘古樹春茶。
入口綿軟細膩,甘甜清冽,是不是覺得很平常?那就誤會大了,我對薄荷塘的茶印象最深的兩個點:
第一是純,純這種感覺很難說清楚,一部分是茶湯的干凈清澈度,另一部分是清冽程度,最通俗易懂的就是喝自來水和喝森林里的泉水的感覺,如果薄荷塘是深澗幽泉,那么我們喝到的大部分茶湯如果只論干凈程度,可能都是自來水。
我喝過的山頭茶不少,但在茶湯純度上,薄荷塘暫時沒有哪一個山頭可以超越。
第二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甜,茶湯的甜每一款都有,但是薄荷塘的甜是非常協(xié)調(diào)的,裹在茶湯里,茶湯流經(jīng)之處就是甜,沒有絲毫苦澀,連回甘生津都是滿口生甜,呼吸都是甜的,甜的清幽靜謐,絲毫不顯突兀,而且潤。
這是我對薄荷塘古樹茶印象非常深的兩點,喝薄荷塘,其實已經(jīng)不會刻意去關(guān)注什么氣韻,僅僅是這種協(xié)調(diào)性和純凈度,就會讓人非常舒服,體驗感非常好。
如果特別喜歡普洱茶,經(jīng)濟條件允許,其實薄荷塘真的值得嘗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