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樹主要病害--黑痘病防治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4-02-21
泡桐黑痘病
(一)癥狀及發(fā)病規(guī)律。泡桐黑痘病是真菌性病害,由泡桐痂圓孢菌浸染所致,4月中下旬可見病斑,5~6月為發(fā)病盛期,葉片、小枝上有黑痘出現(xiàn),每年的7~8月發(fā)病嚴重。發(fā)病后,葉片上的病斑呈黑褐色,直徑0.5~2毫米,病斑中間破裂呈穿孔狀,常沿葉脈發(fā)生。葉柄、葉脈、嫩枝上的病斑突起呈瘡痂狀,初期病斑為淡褐色,潮濕時產生白色霉層,最后變?yōu)楹诤稚∪~卷縮,病梢枯死。(二)防治方法。選用楸葉泡桐、豫雜一號、山明泡桐等優(yōu)良泡桐品種。育苗要避免苗床地連作或在泡桐林附近育苗。埋根苗穗要注意檢疫,禁止從病苗上剪取。苗床地在播種前可每畝撒1~1.5公斤敵克松,進行土壤消毒。種子播前可用0.3%的敵克松原粉進行拌種。加強苗期管理,留苗密度要適當,每畝留苗800~900株。及時澆水施肥,促進泡桐苗木整齊、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能力。苗期每15天噴施1次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對發(fā)病的泡桐苗木每10~15天交替噴施50%的退菌特8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1000倍液1次,連噴3~4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三、泡桐網蝽
(一)危害特點。泡桐網蝽又叫角菱背網蝽,屬半翅目網蝽科。泡桐網蝽在我省一年發(fā)生3代,第一代成蟲出現(xiàn)于6月中旬,第二、三代分別出現(xiàn)于7月下旬和8月下旬。成蟲、若蟲多集中在葉片背面靠近葉柄的葉脈處取食,7~8月危害最重。被害葉片初期背面出現(xiàn)暗紅色小點,正面出現(xiàn)黃色小斑,后期葉片卷曲、變褐,干枯脫落,狀如火燒,嚴重時死亡。蘭考桐受害率高達95%。由于泡桐網蝽飛翔能力不強,主要靠苗木、原木運輸傳播。
(二)防治辦法。在5月下旬噴施3%的高滲苯氧威4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每20天噴1次。對泡桐苗木要嚴格檢疫,否則不得外運。秋末清除田間枯枝落葉,集中燒毀。冬季深翻土壤消滅越冬成蟲,降低蟲源
上一個:一樓是物業(yè)用房有沒有問題
下一個:美顏手機怎么不美顏,就是微信視頻為什么沒有了美顏功能

商標的有哪些構成要素
關于古樹茶存儲應注意哪些問題
JSB/FKLS-I,JSB/FKLS-II
工業(yè)電導率儀操作步驟
鉆機種類及適用范圍有哪些?
怎樣外接硬盤直接做系統(tǒng),我的電腦加裝硬盤怎么做系統(tǒng)
怎么用u盤啟動安裝電腦系統(tǒng)教程(如何用u盤啟動安裝系統(tǒng))
微信默認打開文件的方式怎么修改 微信文件默認打開方式更改的方法
廣聯(lián)達軟件學習心得
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