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棗果變紅時節(jié),一場連陰雨造成棗果不同程度出現(xiàn)裂果,嚴重的園片裂果率達50%以上。如何解決裂棗這一難題?近年來,筆者根據(jù)裂棗產(chǎn)生的原因,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解決了裂棗問題。
一、裂棗原因
1.連年使用化肥和土壤干旱,造成土壤板結,土壤中可被棗樹根系吸收的可溶性鈣缺乏,造成裂棗。化肥中的碳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以及氯離子等,與土壤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磷酸鈣、硫酸鈣以及氯化鈣,使土壤中的可溶性鈣減少,造成缺鈣。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區(qū)土壤缺鈣更嚴重。
2.地下水位降低,土壤干濕不均造成裂棗。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基本沒有裂棗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主要就是因為那時的地下水位高,即使不下雨,不澆水,棗樹根系也不缺水,不會造成土壤干濕不均,不會造成裂棗。
二、防治措施
根據(jù)裂棗原因,我們應該從活化土壤中的鈣、葉面補鈣和保持土壤水分考慮,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根本上防治裂棗。
1.果園覆草。就是在根系集中分布區(qū)覆蓋10-20厘米厚的碎秸稈。如果是栽植密度較高的純棗園,可全園覆蓋。覆草時間在6-10月為好。此時覆草溫、濕度較高,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有利于活化土壤中的鈣元素。秋季可以延長根系的生長時間,夏季和冬季可以減少土壤的溫差,有利于根系的生長,尤其是表層根系的生長。覆草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墑情,使土壤濕度保持恒定狀態(tài),因此可以防止裂棗的發(fā)生。長期覆草可以明顯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zhì)含量,可選擇麥秸、麥糠、粉碎的玉米秸等。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證明,覆草是當前最好的土壤管理措施。
2.地膜覆蓋樹盤。在樹兩側順行向覆蓋1-2米寬的地膜,一般在春季發(fā)芽前進行,可以保持土壤濕度,使土壤不至過于干旱,對防止裂棗也有很好的效果。
3.采用穴儲肥水技術。在果樹垂直投影內(nèi)側,挖直徑30-40厘米、深40-50厘米的穴4個。每穴直立埋上直徑20-30厘米、長30-40厘米的草把一個。草把用各種作物秸稈或雜草做成,高度低于地面10厘米,用水泡透后再放入穴內(nèi)。草把四周最好用混合生物菌肥和有機肥的土填滿,然后用水灌滿。穴上面覆蓋1平方米大小的地膜,四周用土壓好,中間插一孔,平時用石塊封住,防止蒸發(fā)。由于穴內(nèi)可以大量儲蓄澆地的水和雨水,水分在深層滲透保存,能夠保持部分根系有充足的水分,可以防止裂棗。
4.葉面補鈣。筆者用“防縮防裂王”600倍液,于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生長中期和生長后期各噴施一次的方法,經(jīng)過3年的使用證明,可有效防止裂棗的發(fā)生。
以上四項技術如果配合使用,防止裂棗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