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了,喝上一杯小青柑普茶,情意暖暖。它的那股淡淡的清香,隨著我們細(xì)細(xì)品嘗,早已化成一縷清幽和芬芳,潛入你我的心懷。
小青柑普洱茶,已經(jīng)成為今年最受歡迎和最暢銷的茶葉之一!喝小青柑,成為了很多人喝茶的一種潮流,但很多人以為小青柑就是陳皮普洱,但其實它們根本不同。小青柑和陳皮普洱雖然都是柑普,它們外表都是一種“柑橘皮”,但它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小青柑≠陳皮普洱
何謂小青柑
小青柑選用還未成熟的“嬰幼兒期”柑橘制與云南普洱茶味原料作而成的一種茶。
青柑一般默認(rèn)為采摘于農(nóng)歷立秋至秋分期間所加工的皮,此時果皮尚未著色,外表色澤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點微凹且密,不顯皺縮,質(zhì)硬皮薄,味辛氣香。通常小青柑里的普洱茶采用的是存放幾年的普洱熟茶。
陳皮普洱
陳皮普洱它用新會大紅柑和云南普洱茶葉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種茶。
1、大小不同。因為采摘的時間不同,通常陳皮普洱比小青柑大出兩三個,一般小青柑只沖泡一次,陳皮普洱可以分好幾次來沖泡。
2、功效不同。小青柑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jīng),有散結(jié)、止痛、抗菌、消炎之功效;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jīng)主要功效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紅柑主要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3、滋味不同。小青柑融合了青柑的清香苦澀跟普洱熟茶的醇厚,口感上更清爽。陳皮普洱選用的是甜香的紅柑與醇厚的普洱熟茶,甘醇,比起小青柑,陳皮普洱里普洱熟茶的味道更為明顯一些。
4、沖泡方式的不同。小青柑可以整顆投入蓋碗或紫砂壺,陳皮普洱一顆較大,一般都撕碎再沖泡。
一茶一果,纏綿眷念,
一茶一果,來之不易。
"小青柑"做得精致,柑普都無法比擬,倒頗有些小龍珠的意味,融合了清醇的果香和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形成獨特的口感與風(fēng)味。沖泡后湯色橙紅透亮,茶湯醇厚,湯感細(xì)膩,回味爽適有甜感,有濃厚陳香味。
【辨別方法】
1、看外表:包裝完整,無霉斑。柑皮色澤統(tǒng)一且不過深,沖泡后的茶湯清亮透明,無沉底。
2、聞香氣:沖泡后茶香中帶著淡淡的果香味,香氣清幽,沒有澀味或霉味。
3、嘗滋味:入口時茶湯醇厚滑爽,回味甘甜,無尖銳的刺激感。
4、看葉底:輕捏葉底,色澤鮮活,柔韌有彈性,并且葉底無其他夾雜物。
簡單看來,在這個顏值很重要的時代,小青柑已經(jīng)具備了成功的先決條件,更加容易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注意以及青睞。深秋已到,氣候已涼,此時品飲正當(dāng)令。
小青柑上的“白霜” 是什么?
干果表面的“白霜”通常被稱為“果霜”,是一種含糖物質(zhì),新鮮的生果里含有大量水分還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當(dāng)它被曬成果脯時水分逐漸蒸發(fā),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跟著滲出到表皮上凝結(jié)成白色粉末狀的物質(zhì)就形成了“果霜”。隨著時間的陳化有些小青柑表面會有白霜現(xiàn)象,在陳皮之鄉(xiāng)新會,小青柑陳化出來的白霜被稱之為柑油晶。
白霜的功效
白霜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就有記載:柿霜色白入肺經(jīng),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潤也能滋肺燥。所以,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是一種具有很強的保健功效物質(zhì),可治慢性支氣管炎、干咳、咽炎等。
如何沖泡小青柑?
沖泡的水溫不宜低于90度,否則味道和內(nèi)含物質(zhì)物質(zhì)都沖不出來。
碎皮泡飲法
與大紅柑一樣,將果皮捏碎,與茶葉一起投入沖泡,這樣更快出味
掀蓋鉆孔法
掀開蓋子后,與用茶刀在青柑底部鉆1個孔,往青柑中心注水。
九孔沖泡法
用茶刀在青柑的四周及底部鉆以九孔,投入壺內(nèi),茶味會慢慢滲透出來。會比較不耐泡。
小青柑可以泡上十幾次都沒有問題,并且泡到后面,悶的時間加長,果香味更加清甜,一顆小青柑,閑暇時間,可以和朋友細(xì)細(xì)品嘗,而在辦公室的話,直接用水杯來沖泡,非常方便。在這個深秋,就讓小青柑給我們帶來一杯溫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