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聊了沖泡普洱茶的水,因為時長的原因留了一個尾巴沒有講,今天我們繼續(xù)聊沖泡普洱茶水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用不同水溫的水沖泡同一個茶,會沖出不同口感、韻味的茶來,尤其是沖泡生茶的時候會更加的明顯。為什么會這樣呢?
主要是因為茶葉內(nèi)含的物質(zhì),也就是水浸出物,會隨著浸泡茶水溫度的高低不同,析出速度也會不同。水溫越高速度越快,水溫越低速度越慢。
標準的沖泡水溫是多少呢?
100度就是標準,當(dāng)然了 水的沸點會隨著海拔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昆明,水的沸點就是96℃,那推薦水溫就以水燒開一分鐘為準。
舉例說明水溫變化對茶的影響:
紅巖古樹茶在昆明沖泡時幾乎不苦不澀,但用同樣的方法在低海拔地區(qū)沖泡,就會稍稍的有一點點苦澀味出現(xiàn)。沖泡的水溫越高,香氣也會更好一些。
因此品茶時為了避免水溫的影響,就需要悶茶,需將茶在標準容器中用沸水悶5分鐘再入口,為的就是把茶的水浸出物絕大部分析出來,避免人為因素對茶的影響。
大家以后無論是在家沖泡,或者是外出購買茶葉時,一定要將水燒至沸騰,這樣才能沖泡出一杯真味的普洱來。千萬別聽有的人忽悠,說什么把茶燙熟了的話。無論是沖泡單芽或者黃片,一律用沸水沖泡。
為什么有人會用未沸騰的水泡茶呢?
用低溫水沖泡,茶中的水浸出物析出的速度較慢,沖出茶葉的苦澀味就會比較淡,絕大部分茶友又比較在意茶的苦澀味,因此,不過是為了賣個好價錢而已。
投茶量
先來看投茶量,一般來說建議用100到120毫升的蓋碗投7克茶葉,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比較能反映出它本來的面目。當(dāng)然了在您熟悉這款茶以后,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多投一點少投一點都是可以的。
再強調(diào)一下:這是在您熟悉這款茶的前提下。
在外出購買茶葉時,最好讓賣家投足夠的數(shù)量,否則會容易引起誤會。投茶量少同樣會降低茶的苦澀味,尤其是對初學(xué)者來說,更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出湯時間的把握
所謂手法主要就是指對出湯時間的把握。從理論上來說,每一泡的出湯時間都會有所不同。通常對于緊壓茶來說,變化規(guī)律是慢——稍快——慢的一個變化過程。對于散茶來說就會稍有不同,稍快——慢的一個過程。
一般情況下,緊壓茶的高峰會出現(xiàn)在第五或者第六泡,而散茶它的高峰會出現(xiàn)在第三到四泡。因此我們在品茶時,有3泡之內(nèi)不說話這一說法。3泡之內(nèi)說話一般被打臉是很正常的。有的所謂大師 第一泡茶湯才入口就敢侃侃而談,實在讓人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