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品茶的禮儀,我們一定會提起的就是叩手禮,其實(shí)叩手禮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但是很多朋友對“叩手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今天莫老師就深入地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所熟知的“叩手禮”。
叩手禮發(fā)生在主人給客人倒茶后,這時客人用手指輕敲桌面,就叫“叩手禮”,這其實(shí)是茶人之間心照不宣的“暗號”。別看簡單的品茶“叩手禮”,對于懂茶道的人來說,一看就知道你的“道行深淺”。
大家知道叩手禮的由來嗎?叩手禮的由來有兩個傳說。
第一個傳說中叩手禮緣起乾隆微服南巡,乾隆微服南巡時,到一家茶樓喝茶,當(dāng)?shù)刂懒诉@一情況,拼了老命也得去護(hù)駕,鑒于乾隆是微服私訪,所以知府也微服一番。到了茶樓,知府就在皇帝對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兩人裝作相見恨晚的模樣聊天。聊天中,皇帝免不得給知府倒茶,但因?yàn)楫?dāng)時的情況知府不好當(dāng)即跪在地上來個謝主隆恩,于是靈機(jī)一動,彎起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在桌面上輕叩三下,權(quán)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叩手禮也因此流傳下來以表尊重。
另外一種傳說是乾隆皇帝游江南,來到淞江,帶了兩個太監(jiān),便衣打扮,到一茶館店里去私巡察訪。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長嘴茶吊來沖茶,端起茶杯,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連三灑,茶杯里正好淺淺一杯,茶杯外沒有滴水濺出。乾隆皇帝問這是什么,老板回答說這叫鳳凰三點(diǎn)頭。乾隆皇帝一聽,也想學(xué)一學(xué),于是往旁邊太監(jiān)的杯子里倒水,但畢竟皇帝為主,太監(jiān)急中生智,忙用手指篤篤桌子表示以手來代替叩頭。
在傳說中,以“手”代“首”,二者同音,這樣,“叩首”為“叩手”所代,三個指頭彎曲即表示“三跪”,指頭輕叩九下,表示“九叩首”。所以流傳至今,主人倒茶時,客人也以叩手禮表示感謝。
在我們現(xiàn)代飲茶禮儀中,叩手禮根據(jù)倒茶人的不同分為三種:
一、長輩賜茶
長輩給晚輩倒茶:晚輩應(yīng)將右手五指并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手指同時敲擊桌面,相當(dāng)于五體投地跪拜禮。一般敲三下即可。意思是五體投地,為倒茶之人行叩拜之禮!
二、平輩論交
平輩給平輩倒茶:喝茶人只需食指中指并攏,敲擊桌面,相當(dāng)于雙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三、晚輩敬茶
晚輩給長輩倒茶:長輩可以用一只手指在茶杯邊緣輕敲一下,表示尊重。如果長輩遇到比較欣賞的晚輩,可以用中指在茶杯邊緣輕敲三下,表達(dá)你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