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是茶湯的主要部份??墒侨说男嵊X細胞發(fā)育得不盡相同! 有些香氣,某些人聞得出來,某些人就不覺得香!所以,如果講到細微的香氣,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聞得到的!但,嗅覺是能夠練習(xí)的!
練習(xí)的方法無他,細心喝、細心聞,并且詳加比較,在自個的感受方面應(yīng)當客觀一些!最好有人跟自個一起品茶,不僅能夠彌補自身味覺上的缺憾,并且有意見的交流!茶香出現(xiàn)的地方大致下有三種:
第一種是聞香杯。從聞香杯中聞到香味是要從最高溫聞,溫度漸降,香氣可能有變化,都要把握住。并且最好連溫度低到室溫時都要細心聞,不僅能夠欣賞茶葉的香氣,并且能夠分辨出茶的好壞,乃至制茶方法如何!在最高溫時,會有嗆鼻的感覺,只有部份的茶湯在最高溫時會嗆出香味來,如果是這種景象,沖泡時,盡量再掌握住更高溫泡,能夠再沖泡出另外不可知的香味!經(jīng)過幾秒之后,香味就開始呈現(xiàn),由淡轉(zhuǎn)濃,再由濃轉(zhuǎn)淡,這是第一道香。之后另一種香味就會慢慢呈現(xiàn),也是由淡至濃,由濃至淡。一層接著一層,乃至到室溫時,都還有香味,所說杯底留香的茶即是這樣!在聞香的時候,通常嗅覺會疲憊,即是「久不聞其香」的意思,所以應(yīng)當每聞幾秒就將聞香杯移開幾秒,讓嗅覺接觸到新鮮空氣,再聞,才不至于「入于芝蘭之室」!在現(xiàn)今的茶葉,除非是三四年株采的茶葉,否則火氣太大不容易聞到杯底香!焙的越重,香氣的數(shù)量就越減。
當然,選購茶葉時的試泡,香氣的表現(xiàn)常被火氣包住了(剛焙過的茶,火氣自然在),所以要問清楚焙火的時間,在品咂之后才得以監(jiān)別。可是選茶比較好的方式,并非聞香,而是品味道。味道濃者,香氣在往后的表現(xiàn)會比較好。當然,剛制成的茶葉,如果焙火重,香氣又足,保持新鮮的感覺(香氣會轉(zhuǎn)、味道會跳、喝了之后會感到鮮活),當然是等級以上的茶葉!
第二種是茶湯。有些茶,用聞香杯或湯匙或許聞不出香氣來,可是在入口時,會有香氣表現(xiàn)出來。當然,跟聞香杯一樣,溫度漸減,香氣會有變化。不過,可能在一兩個月后,會發(fā)覺入口的香氣漸減,這是茶葉內(nèi)部進行反應(yīng)的緣故,屬于正常,或許在別的地方表現(xiàn)更佳的感覺!早期有人說那是「走味」!如果對于茶葉的后發(fā)酵有一定的認識,我想,「走味」不見得是件壞事。覺得茶葉的狀況值得珍藏,將他冰在冰箱中的冷藏庫,可減緩茶葉的變化!
第三種是喝完之后,從口中吐出來的香氣。會發(fā)覺呼吸之間,有香氣在口中徘徊。就例如普洱茶,有時候在聞香杯、飲用時聞不到某種香氣,飲完后會發(fā)覺有一種清香存在。
喝茶的場所會影響香氣。舉出四個地方,如室內(nèi)、挑高建筑、涼亭、室外。如果風不大,濕度不大,海拔高度相近,以感覺香氣明顯來擺放:室外>涼亭>挑高五六米的房子>室內(nèi)。所以,喝茶聞香和環(huán)境中的氣流是有很大的關(guān)系的。
口中對于香氣最敏感的地方是口中上顎跟鼻腔的交接處,所以,評監(jiān)比賽茶時,評審都會將少量茶湯飲入口中時,稍微低頭,從嘴唇的左邊和右邊吸入空氣。當吸入空氣時茶湯混著空氣在口鼻交界處翻攪,容易讓嗅覺感受到茶湯的香氣。當然我們喝茶時也能夠這樣做??墒侵鲝垉牲c:剛開始時「刺激性」太大,恐怕要經(jīng)過個一年半載后,嗅覺才能適應(yīng);容易嗆到,入口茶湯盡量少,吸入空氣時先輕輕吸,習(xí)氣后再加劇。 茶湯飲下,口中有翻攪的動作,例如吸氣、吞口水的動作,能夠聞到茶的香氣。尤其是飲入濃茶時,茶香會漸漸由口腔翻攪而顯現(xiàn)出來。
回甘。回甘的茶,讓人有余味無窮的感覺!可是并非所有的茶都會有回甘的現(xiàn)象。所以這種感覺要好好體會。茶湯下肚后,輕咳,會有甘味和香氣跑出。
對于茶香、味道的監(jiān)賞,是需要用心體會的。專心是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