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高層和塔式高層有哪些區(qū)別?
板式高層和塔式高層
板式高層嚴格上是一單元兩戶的多層住宅的拔高,加上電梯,往往幾個單元聯(lián)排在一起。 塔式高層是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層住宅,又叫點式高層。塔式高層一層住戶超過三戶(阿克蘇地區(qū)塔式高層一般都是兩梯8-10戶),一般圍繞樓梯電梯布置,其中總有一戶或幾戶無法實現(xiàn)南北自然通風(fēng)。
一、開間大,進深較小,朝南的房間多、而且房間通透、每房都能通風(fēng)采光;相對塔式高層存在的灰色空間(戶型內(nèi)部的廚房、餐廳與洗手間往往不可直接采光、通風(fēng),這樣的地方被稱為”灰色空間” )而言,通風(fēng)、采光各方面條件比較好。
二、公攤小 得房率高 板樓戶型的使用率通常高于塔樓戶型,因為塔樓內(nèi)的電梯井、候梯廳(板樓沒有)、入戶過道(板樓沒有)、變配電機房等公共設(shè)施面積較大,都將攤到每個業(yè)主的頭上,一般板樓的公攤有的能控制在15%--16%左右,而塔式高層公攤一般都超過20%。
三、板樓社區(qū)密度、容積率較低,居住舒適性強。
四、管理成本不高 通常而言,板樓的管理成本普遍較塔樓低廉,除一些配套設(shè)施要求較少外,僅外墻粉刷的日常維護費用就要比塔樓便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