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各有其特色茶文化,而這些茶文化一般與當?shù)氐木幼…h(huán)境、歷史人文等息息相關。它們仿佛是天空中的那道彩虹,五彩絢麗,缺一不可。我們總是在好奇,總是在探索,總是在學習不同地區(qū)的茶文化。
茶為一片樹葉,卻成為不同地區(qū)居民的共同的美妙語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因境內(nèi)有全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地形復雜多樣,屬高原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這樣的生活條件衍生出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
在許多地方,見面打招呼是問人家吃飯沒有,而在青海,也不例外。在青海,有著“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可見青海人與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住在西寧、海東地區(qū)的回、撒拉等民族,他們平日里喝茶一般不用茶罐和茶壺,也不用茶杯,而是用制作精細、頗為講究的“三炮臺”,也就是民間常說的蓋碗茶。
他們將喝蓋碗茶叫作“刮碗子”,一般選擇上等的茉莉花茶,在其中加入桂圓冰糖、紅棗等佐料,一邊喝一邊加水,一碗茶可以喝上一兩個小時。
而在青海西寧以西,那里氣候寒冷,因此他們很少喝花茶和清茶,而是喝“窩窩茶”。這種茶采用價格低的磚茶,用水燒開,加入姜片、花椒、青鹽等輔料,這樣的茶可驅除身體的寒氣。在這里,如果主人在招待客人的茶里沒有放鹽,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或者是這位客人不受主人歡迎所致。
去到青海,就不得不喝奶茶了。熱騰騰的奶茶是奶與茶交融的產(chǎn)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