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垂枝櫻,又叫羽城垂枝櫻,枝條細長柔軟,花朵粉紅色,它最大的特點是花蕊當中的雄蕊特別長,挺出在花朵之外。適應性強,耐寒,耐旱,病蟲害少。春季觀花,花季之后觀樹形,成年樹樹形猶如垂柳,隨風飄逸,是點綴園林及造景為數(shù)不多的垂枝櫻花之佳品?,F(xiàn)江西綠農(nóng)農(nóng)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將雨晴垂枝櫻的水肥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雨晴垂枝櫻種植可在早春或深秋落葉后進行,相比而言,秋季種植成活率要高于春季,而且萌芽早,也可使其開花。春季種植應在早春萌芽前進行,種植后要將花蕾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保證其成活。
雨晴垂枝櫻栽種時要施入適量經(jīng)腐熟發(fā)酵的圈肥做基肥,基肥要與底土充分拌勻,以免發(fā)生肥害。值得注意的是,秋季種植應當適當深栽,種植深度可以高于土球或根部3至5厘米,春季則應與土球或土痕平齊,過深容易發(fā)生悶芽,種植后應該立即澆頭水,兩天后澆二水,再過三天澆三水。
雨晴垂枝櫻喜濕潤環(huán)境,春季3月初萌芽前澆一次返青水,這次水必須澆足澆透,此舉可以降低地溫,延緩發(fā)芽,有效防止倒春寒的危害,還可以及時提供給植株萌芽所需要的水分。華北地區(qū)春季季風風力大且持續(xù)時間長,植株蒸騰量較大,故在4、5月份也應該適當澆水,種植于草坪中的植株,可隨澆灌草坪時一同澆水,不需要另外澆水。
在夏季降水較多時,應該及時排水,防止水大爛根,但如遇干旱少雨天氣,適當進行澆水也是非常必要的。當年種植的植株在氣候比較干燥時,也可以進行葉面噴霧,噴霧一般于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后進行。
秋季如果不是特別干旱,一般不澆水因為水大易使枝條徒長,不利于植株安全越冬。入冬前應結合施肥澆足澆透防凍水,這次水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為宜,具體時間以當年的氣溫情況來定,澆水過早過晚均起不到防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