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素有“以茶待客”之說,“有朋自遠(yuǎn)方來”,自當(dāng)獻(xiàn)上一杯茶,以示尊敬。所以懂得一些茶桌上的禮儀是很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夠展現(xiàn)自身的修養(yǎng),而且又不顯得失禮。
倒茶之說:酒滿是敬人,茶滿則欺人
酒桌上的酒杯少見不加滿酒的,而茶桌上的茶杯卻鮮有滿杯茶的。這是因為酒是涼的,茶是熱的,滿杯的酒接了不會燙手,滾燙的茶杯則有可能燙傷人,有時候還會發(fā)生因茶杯太燙,杯落地打碎的情況,會給客人、甚至主人帶來尷尬。
斟茶要長幼有序
中國的茶桌上始終遵守著“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在第一次給客人斟茶時,要尊老卑幼,第二次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順序來斟茶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的是,主人要到客人前面道聲“請用茶”,客人則回應(yīng)“謝謝”、“莫客氣”。如果是客人較多的話,則不便收回茶杯,放于客人桌前就可以了??腿嗽诮邮苤魅苏宀璧臅r候要有所感謝,即長輩用食指在桌上輕彈兩下,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兩次。
先賓后主
斟茶的時候除了遵循長幼有序之外,還需要先賓后主,即先敬賓客,再敬家人。泡茶的人最后才可以喝茶。否則讓人產(chǎn)生“蠻主欺客”、“待人不恭”的感覺,是對賓客的極度不尊敬。
新客來臨,換新茶
主人與客人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忽有新朋友來訪。這時主人不僅要立即表示歡迎,還要立即換新茶,否則會被認(rèn)為怠慢客人。泡好的茶要先給新客喝,如新客一再退卻,則是“卻之不恭”了。
及時更換“無茶色”之茶
所謂的“無茶色”,就是茶水從初始的濃郁到最后的淡然無色。一旦茶水出現(xiàn)“無茶色”的情況,主人就要及時地更換茶。因為“無茶色”有兩種含義,其一是主人還在沖已無茶色的茶,明顯是對客人態(tài)度的冷淡,是不盡地主之誼的表現(xiàn)。其二就是可以看出主人對人不敬,做人、做事不認(rèn)真,導(dǎo)致最后的結(jié)果都不是很明顯,所以常有“某人無茶色”之說。
客人喝茶禁忌
身為客人,在飲茶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夠把盅腳放在茶盤上摩擦,更不能讓其發(fā)出聲音,否則這會被認(rèn)為是“故意挑釁”??腿嗽诤炔璧臅r候,皺眉則是被認(rèn)為嫌棄主人家的茶不好,會讓主人為難。
如何下逐客令
主人有時候或因時間、自身事務(wù)與客人話不投機等問題,想提前結(jié)束這次的招待,主人就會故意不更換茶葉、添茶,這時候客人就要學(xué)會察言觀色了,要體會到主人下逐客令的這個言外之意了。
茶禮
訪客、喝茶,這是親朋好友之間溝通感情常采用的一種方式,遵循茶桌上的禮儀,不僅讓客人盡興,也讓此次相聚成為一個美好的回憶。好茶,好友,好時光,人生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