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將茶比作生活,說茶的滋味全在心境,愉悅時茶清香,苦澀時茶苦澀;有人喜歡將茶比作人生,人生起起伏伏,變幻莫測,茶味豐富多彩;而我,喜歡把茶比作書,煮茶度日,文章為伴,
中國文人傳承千年最雅致的生活。自古以來,讀書與品茶之間便如“莊周”與“蝴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于是才有了,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自香我何須花。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趣。書亦如此,茶也當(dāng)然,只有嘗遍茶中百味,方能練出一張好嘴。品一盞好茶如同閱一本好書,在書海中,以敖以游,潤澤綿長,回味雋永,實乃人生一大樂事。
品懂過,如讀《史記》,歷史的步伐從來都是邁步向前,歷遍桑田滄海,自己成了參得透、放得下的長者,苦盡甘來,從醇厚甘爽中走來,從釅潤飽滿中走來;品磨烈,如讀《論語》,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醇厚的茶湯媚人,獨特的蘭花香迷人,悠遠(yuǎn)韻味醉人;品壩歪,如讀《孫子兵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其氣有王者之霸,其味有君子之風(fēng),其韻有仁者之德;
而巖韻蘭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它產(chǎn)自邦東,有人說邦東有三奇(一奇:根深葉茂的古茶樹與巖石混生共存;二奇:高山海撥,奇山險峻,云遮霧罩;三奇:原野花香,爽口甜美,滋味醇厚。),更有人說,邦東有三妙(一妙:原料妙,石頭縫里長出來的古樹茶;二妙:工藝妙,全手工、全程不落地核心工藝;三妙:泡法妙,獨創(chuàng)奇妙沖泡法。)仿佛一款茶外觀無可挑剔,湯色幾近完美,香氣協(xié)調(diào)馥郁,滋味釅潤飽滿,葉底鮮活靈動,既傳達(dá)著積極向上的精神,有將茶韻演繹的如此淋漓盡致。
到邦東,觀其景,,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心胸亦為之蕩漾,品其茶,茶味甘醇清冽,心靈亦為之洗滌,觀其茶樹石樹共生,其根深葉貌,這不正是《荀子 勸學(xué)》中“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蚯蚓嗎?這似乎可以看作茶與樹的天作之合,未嘗有不是茶樹“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結(jié)果呢。
心靜時,品巖韻蘭香,從開湯喝到無味,幽苦盡而甘甜出,湯色清而花香遠(yuǎn),聞之香味高揚而悠遠(yuǎn),感其氣渾厚而霸道,口味濃釅醇和,回甘貫徹全身,如飲甘露,唇齒留香。這樣的感覺一氣呵成,不凝不滯,似乎又有些漢唐遺風(fēng)的味道。
這么一款茶,香氣有著詞賦的艷麗,口感似散文般清爽,韻味又有著古詩的深邃,讓你感受著生活云淡風(fēng)輕的安穩(wěn),感受著人生蕩氣回腸的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