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貢菊
現(xiàn)將黃山貢菊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以供參考。
1 地塊選擇
選擇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向陽避風、地勢較緩的砂質(zhì)壤土地塊最適宜。深翻越冬,除盡雜草、石塊。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平整的園地上鋪上柴草等物,然后燒毀,這樣既可改良土壤,又能殺菌滅蟲。
2 花苗繁殖
貢菊的繁殖常用埋根、扦插和分根3種方法。埋根法:花收獲后除去花萁把花蔸埋入土中,及時澆上淡糞水和覆蓋豬糞沫等進行保濕,翌年3月下旬在花蔸上追施1次淡糞水,促使花苗粗壯出土。扦插法:定植后,把粗壯的萌發(fā)苗剪成長10 cm左右,插于濕潤的土中。分根法:一般4月中旬前后,將菊花蔸萌發(fā)的苗,一根一根的掰開移栽。早春貢菊苗萌發(fā)后需噴施1~2次殺菌劑防治霜霉病。優(yōu)良花苗標準為:光澤發(fā)亮,青枝綠葉,根系發(fā)達、無破損,矮而粗壯,無病蟲害。
3 適期栽植
栽植時間在清明至谷雨之間栽植為佳,最遲不超過立夏。栽植原則:穴大根舒,不窩根不吊空,扶正打?qū)?。做到大晴?久晴)不栽、大雨天不栽;肥地稍疏,瘦地可密。每穴1~2株,株行距20 cm×90 cm左右,密度控制在5.55萬株/hm2以內(nèi)。
4 田間管理
貢菊的生長前期,一般需剪苗3次。第1次從地面向上保留2.5~3.0 cm;第2次保留8~10 cm;第3次保留15 cm。不要待苗太長太老后再剪,在剪苗前3~4 d施少量肥料。除盡雜草,處暑時要培土壅根,以促根系發(fā)達。用草(物)覆蓋地里的空隙部分,可保持土壤疏松濕潤[。
5 肥水管理
施肥應掌握“由少到多、由淡到濃、量少次多”的原則。一般在鋤草、松土和剪苗前各施1次肥。肥料種類以有機肥、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為主,在苗期可噴施一些含鐵、鋅、硼等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葉面肥以促進貢菊的生長,并對后期的產(chǎn)量有明顯的提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