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讀音:zaoshu)冬季修剪,一般在落葉后至發(fā)芽前進行。在山東地區(qū),為預防剪口抽干,可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進行。修剪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如下:
1、短截
對棗頭延長枝要進行短截,以刺激主芽萌發(fā)形成新的棗頭,促進主側枝延長枝生長。進行棗頭短截時,剪口下的第一個二次枝必須疏除,這樣才能刺激主芽萌發(fā)。如果短截不需延長生長,可不疏除二次枝,這樣主芽一般就不萌發(fā)形成新棗頭。
2、回縮
對多年生的細弱枝、下垂枝和無空間生長的過長枝條,進行回縮修剪。以使局部枝條更新復壯,增強枝勢或控制生長范圍。
3、刻傷
4、疏枝
5、拉枝
對角度過小,方位不適的枝條,可利用繩子將枝條拉至合適部位固定。
6、落頭
當樹體達到要求高度時,可在上部適當分枝部位,將頂端延長頭落下。這樣即控制了樹體高度,又改善了樹冠內部的光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