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的d盤e盤c盤用途有什么區(qū)別2,電腦硬盤的分類和作用3,硬盤有幾種類型其特點分別是什么4,電腦的硬盤有什么作用硬盤的大小在使用過程有什么影響嗎5,硬盤的種類1,電腦的d盤e盤c盤用途有什么區(qū)別
c盤是系統盤,系統是裝在里面的,c盤不要放太多東西,會影響電腦運行速率的。d盤,e盤其他分區(qū)用來存東西。
2,電腦硬盤的分類和作用
所有的東西都存在里面的啊 包括數據 系統 電腦硬盤就是存儲數據的??!存東西滴
3,硬盤有幾種類型其特點分別是什么
根據大小分為三種:臺式機硬盤、筆記本硬盤(移動硬盤)、微硬盤
根據接口分為四種:ata(并口)接口硬盤、sata(串口)接口硬盤、sata2(串口二代)接口硬盤、scsi接口(服務器接口)硬盤
4,電腦的硬盤有什么作用硬盤的大小在使用過程有什么影響嗎
看來你是初學者,對電腦不懂電腦硬盤是用來存放數據的,所有數據都是存放在硬盤里的,即使關機斷電情況下,數據也會安全的保留在硬盤里。內存是用來存放待處理的數據,電腦開機運行,就會把需要處理的數據從硬盤提取出來,放到內存里,然后中央處理器(就是cpu)從對內存中的數據進行運算處理。一旦關機斷電,內存中的數據就會全部消失,這一點和硬盤不一樣。形象點說,硬盤就好比一個餐廳里的倉庫,所有食物都是存放在那里的。而內存就相當于廚房操作鍵,在那里把食物分類準備做菜。硬盤越大,可以存放的數據就越多唄。
5,硬盤的種類
ide,scsi,光纖硬盤,sata四種硬盤接口是硬盤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盤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不同的硬盤接口決定著硬盤與計算機之間的連接速度,在整個系統中,硬盤接口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程序運行快慢和系統性能好壞。從家用用戶的角度出發(fā),硬盤接口分為ide、sata兩種規(guī)格,不過他們各自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用戶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加以選擇。 ide接口硬盤及主板接口 ide接口硬盤一般就是我們俗稱的并行規(guī)格的pata硬盤,目前大多數臺式存儲系統采用的都是稱為ultra-ata的并行總線接口硬盤產品,這樣的規(guī)格技術是自80年代以來一直被應用在桌上型系統作為主流的內部儲存互連技術,由于運用領域十分廣泛時間又較長,所以成熟的技術帶來的是大規(guī)模集成制造的低成本和飛速發(fā)展的大容量。 由于長時間的沒有改變,在數據的傳輸上來看,這種ide接口硬盤顯得有一些滯后,因為目前主流的pata硬盤僅能支持ata/100和ata/133兩種數據傳輸規(guī)范,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 每秒100或133mb,這僅可以滿足目前一般情況下的大容量硬盤數據傳輸。另外,這類硬盤所使用的80-pin數據線在機箱內部雜而亂,它會阻礙空氣在機箱里的流動,從而影響到系統的散熱。雖然劣勢明顯,不過對于一些原來老用戶來說,由于原有的主板平臺并不支持sata接口,這種ide接口的pata大容量硬盤還是首選,還有一些用戶認為這類型的硬盤在技術上成熟、穩(wěn)定,所以也選擇這類型的pata硬盤。 由英特爾、戴爾、希捷、maxtor以及apt等廠商所組成serialata.org,推出了就硬盤而言的新技術規(guī)格,serial ata,它為串行接口,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希捷宣布了serial ata 1.0標準,正式宣告了sata規(guī)范的確立這也是硬件新近頒布的一種的標準。 在技術特點來看,不得不承認pata硬盤在安裝、傳輸速率及功耗、抗震、噪聲等多方面都要遜于sata硬盤。因為sata硬盤它具有更快的外部接口傳輸速度,數據校驗措施更為完善,sata 1.0規(guī)范規(guī)定的標準傳輸率可以達到150mb/s,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serial ata接口的性能優(yōu)勢,因為ata100的理論數值是100mb/s,即便是ata133也最高為133mb/s。另外在安裝上首先sata的連接線非常方便,而且sata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支持熱插拔。串行sata方式通過更好的數據校驗方式,信號電壓低可以有效的減小各種干擾,從而大大提高數據傳輸的效率,而且新式的sata硬盤連接線也更加有利機箱內部的散熱。 sata并非只有優(yōu)點,在缺點上也是顯而易見,由于sata規(guī)格還不十分成熟,這種類型的硬盤對外頻要求要比并行規(guī)格硬盤高,如果用戶有超頻的情況這時一定要注意,因為它就會常常出現找不到硬盤或數據損壞的情況。目前支持sata 2.0的硬盤也已經推出,相信不久sata 3.0也會出現在市場中,但并非標準越高就越好,就目前而言這種sata2.0規(guī)范的硬盤主要還是針對服務器和網絡存儲應用,如普通消費者選擇sata 1.0規(guī)范的硬盤產品足以 一般pata的硬盤傳輸速度有: ultra-ata33 ultra-ata66 ultra-ata100 ultra-ata133 sata硬盤傳輸速度有: ultra-ata150就硬盤的大小來說有1英寸的,1.8英寸的,2.5英寸的.3.5英寸的。 目前市場上流通比較廣泛的是2.5英寸的筆記本硬盤和3.5英寸的臺式機硬盤。 就接口來說分為pata和sata類型的,pata接口的傳輸速度目前市場的基本上都是133mb/s(理論速度,實際是達不到的),sata又分為1.0規(guī)范和2.0規(guī)范的,1.0的傳輸速度是150mb/s。2.0規(guī)范的傳輸速度是300mb/s(這些數據都是理論速度)2.0規(guī)范向下兼容1.0規(guī)范。 從存儲介質方面來說分為盤片類型的和閃存芯片型和混合型的。 目前流通的硬盤絕大部分是磁頭加盤片的那種類型,容量已經達到1024gb以上了,閃存型就是用閃存芯片做成的硬盤,目前容量最大的好像才做到64gb,價格卻已經過萬元,所以使用者寥寥。還有就是閃存+盤片類型的混合型,這種就是在現有的硬盤里面加了1-4gb左右的閃存芯片(其實也不是像說的這么簡單),這種硬盤就是把系統文件存放在里面,已達到加快開機速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