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址建棚
油桃大棚應建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灌良好、土壤肥沃、沙壤土質(zhì)的地方為好。可選在3年生桃林中建,也可先選址建棚后移栽,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建棚時,采用竹木結構,東西向建造單面坡式大棚,后墻用空心水泥磚砌壘,棚背高3米左右、長50—100米、寬8.5米左右,支柱4—5行,柱間距3米左右,用粗竹竿做橫梁,棚膜選用聚乙烯無滴膜,后墻每隔10米左右留一直徑30厘米的通風孔,大棚頂部中央每隔8米設一處60厘米×60厘米的天窗,前沿設有通風窗,夜間大棚膜上覆蓋3厘米以上厚的草苫保溫。
2.品種選擇
棚內(nèi)栽植的油桃應選擇早熟品種為宜,如早紅珠、五月火等。
3.苗木移栽
在桃林中建棚的無需移栽桃樹,只要加強肥水管理即可。新建大棚苗木移栽前,要對土壤進行深翻,每棚施用優(yōu)質(zhì)有機肥4000—5000公斤、氮磷鉀復合肥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挖深60厘米、寬80厘米條狀定植溝。定植苗木應選用根系發(fā)達、苗木健壯、芽體飽滿、3年生左右的苗木為宜。栽植應南北行向,株行距1.5米×4米,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比例為10∶1左右。定植時,要保持根系伸展,定植后澆水,并覆蓋地膜。
4.整形修剪
大棚油桃的整形一般采用北高南低斜面式群體結構,最北株干高45—50厘米,樹形為紡錘形,樹高1.5米,樹形為開心形,樹高1米;中部從南向北逐漸增高,樹形東西兩主枝為“y”形。
扣棚前的修剪以疏枝為主,長留長放,疏除病蟲枝、下垂枝、徒長枝及無花強營養(yǎng)枝,保持良好的透光條件。
5.肥水管理
扣棚前一個月,每棚施有機肥3000公斤、磷酸二銨復合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并澆一遍水,澆水后劃鋤,蓋上地膜。幼果期,噴1次0.3%的尿素液;硬核期除噴0.3%的尿素液外,加噴0.3%的磷酸二氫鉀液。從扣棚到落花不宜澆水,棚內(nèi)濕度應在60%以下,硬核期和果實膨大期各澆1次水,但水量要適宜,不宜過大,以免新梢旺長,引起生理性落果。
6.溫濕度調(diào)控
12月中旬扣棚后逐步升溫,第一階段將草苫拉至1米高,使棚內(nèi)只透進少量光線,白天溫度保持在8℃—13℃,為期7天;第二階段,將草苫拉起1/3—1/2,白天溫度保持在10℃—16℃,為期7天;第三階段拉起大部分草苫,白天溫度保持在10℃—20℃,為期7天;以后至開花拉起全部草苫,溫度保持在10℃—25℃,此間要注意地溫變化。花期白天溫度18℃—24℃,夜間10℃左右;花后至果實成熟,白天溫度22℃—28℃,最高不超過30℃,夜間15℃左右,最低不低于10℃。濕度花前保持在70%—80%,花期60%左右,花后50%—60%。如遇陰、雨、霧天氣,應注意實施增溫措施。
7.病蟲防治
棚內(nèi)油桃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重點防治桃穿孔病、桃蚜及螨類。病害可選用石硫合劑、代森錳鋅、代森鋅等藥劑防治;蚜蟲、螨類選用吡蟲啉、蚜螨凈等殺蟲劑防治。
8.花果期管理棚內(nèi)油桃花果期管理是關鍵時期,直接關系到經(jīng)濟效益。因此,只有加強此期的管理,才能豐產(chǎn)豐收?;ㄆ谝M行人工授粉,花蕾期要疏除過密花蕾,雙花去一,疏除畸形花、過晚花、病蟲花。花后20天開始疏果,使果實分布均勻。要做到短枝留單果,中果枝留雙果,長果枝留3—4個果。果實著色期,要把下垂枝吊起或支起,保持樹體透風透光,改善樹體光照條件,增加果實色度。同時要嚴格控制棚內(nèi)濕度,防止因濕度過大造成落果和裂果。
( 來源:山西科技報 作者:武秀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