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范圍
1.1 iso 105這部分標準規(guī)定了各種紡織品,包括紡織地毯及其它絨類織物耐摩擦色牢度的試驗方法。
這個標準適用于各種染色或印花的紡織品,包括紡織地毯、織物及紗線。
每一試樣需做兩個試驗,一個用于摩擦布,一個用濕摩擦布。
2.0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gòu)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適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版本的可能性。
iso 105 a01:1994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a01部分:試驗通則
iso 105 a03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a03部分:評定沾色用灰卡
iso 105 f09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f09部分:棉摩擦布的規(guī)格
iso 105 x16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x16部分:耐摩擦色牢度一小面積。
iso 139 紡織品 調(diào)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
3.0 原理
將試樣分別用一塊干摩擦布和濕摩擦布摩擦。通過改變摩擦測試儀摩擦頭的兩個尺寸,可以提高兩種測試條件:一種用于絨類織物,一種用于染色或印花類織物。
4.0 設備
4.1 耐摩擦色牢度測試儀:該設備具有兩種不同尺寸的摩擦頭以往復直線運動進行摩擦。
4.1.1對于絨類織物,包括地毯等﹕
一個19mm x 25.4 mm長方形表面的摩擦手指,摩擦手指垂直壓力為(9±0.2)n直線往復行程為(104±3) mm。
注一﹕當絨類織物與16毫米直徑圓型摩擦指摩擦時,評定棉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是很困難的,因為在沾色區(qū)域的周圍沾色很嚴重,如有圓暈。在4.1.1中描述的摩擦頭可以避免測試大部分絨類織物時出現(xiàn)圓暈。
注2:sdc(英國染色工作者學會)的定期刊物87 1971,155 88 1972,259中,描述了適用于絨類織物的儀器。
4.1.2其他織物
(16±0.1 mm圓柱形直徑) 摩擦指垂直壓力為(9±0.2)n,直線往復行程為(104±3)mm。
注解: aatcc(美國染色家和化學家學會)的級數(shù)手冊中描述了合適的設備,aatcc8中的4.1.12,aatcc165中的4.1.1.也可以使用其它的設備,只要與用條款4描述設備的測試結(jié)果相同。但這兩個測試方法的結(jié)果的相關性還不明確。
4.2 純棉標準摩擦布,已進行褪漿、漂白但不含任何整理劑棉織物,剪成一塊50mm x 50mm±2mm的正方形大小。(符合iso 105-f09)
4.3 軟防水摩砂紙或20mm間距1mm直徑粗度的不銹鋼網(wǎng)。
注意:應注意支撐試樣的格網(wǎng)或砂的特性,因為它們通過織物會留下印痕,這可能導致錯誤的分級。對于紡織品用砂紙。
4.4使用沾色灰尺評級。(符合iso 105-a03)
定期確認測試的操作和校準設備,保證結(jié)果的正確。用一塊內(nèi)部試樣或已確定的摩擦試樣,進行三次干摩擦試驗。
5.0 試樣準備
5.1如果測試的試樣是織物或地毯,兩塊不少于50 mm x 140 mm的試樣用于干擦測試,另兩塊用于濕擦測試,每對試樣平行經(jīng)向,而另一則是平行緯向。另一方法則取試樣45°方向,地毯試樣則取于織物絨毛方向為長度方向。
5.2如果測試的試樣是紗或線,則織成一塊面積不少于50 mm x 140 mm的針織試樣布,或可在一個適當面積的長方卡紙上,纏成一束并行線。
5.3所有測試試樣和純棉摩擦附布需擺放于條件室(20±2)℃和相對濕度(65±2)%下調(diào)濕不少于4小時,其它棉類或羊毛織物則需要更長時間。
5.4也在紡織品試樣在標準大氣條件(iso 139)下進行測試。
6.0 程序
6.1總則 于儀器和測試試樣之間放一塊水摩砂紙或不銹鋼網(wǎng)以令布身不會移位,布的向性與儀器相同。依據(jù)如下6.2及6.3 的操作方法。
遇印花、色織或色間布時,注意選取位置使所有顏色、圖案均需測試。同時,若遇大底色或大圖案時,此部份可多做幾個測試與其它覆蓋顏色分開評級。若遇上不同顏色覆蓋的地方非常密集,請采用旋轉(zhuǎn)摩擦儀iso105-x16。
6.2干摩擦法 調(diào)濕的干摩擦布置于測試儀器上的摩擦指之末端,沿著干擦試樣上(104±3)mm的軌道直線來回摩擦10次,速度為每次來回1秒,垂直壓力為9n。(見4.1.1和4.1.2)
6.3濕摩擦法 用一塊新的試樣并重復以上6.2的程序,先將已條件化摩擦布在準備測試前用蒸餾水弄至濕透,布上的水份應平均地分布及含水量為95–100 %。
注:摩擦布的沾濕率可嚴重影響評級的準確性,故建議含水量為(65±5)%。
6.4用室溫下自然風干。
7.0 評級
7.1評級時需要用3塊純棉摩擦布的托底。
7.2在適當光源下,用沾色灰尺評級 (iso-a01:1994條款13)。
8.0 報告
在測試報告上應包括以下數(shù)項資料:
a) 參考iso 105這部分標準,iso 105-x12;
b) 摩擦頭的規(guī)格和壓力。
c) 列明干濕擦附布沾濕程度。
d) 試樣放于條件室的時間及測試當時的溫濕條件。
e) 試樣卡在儀器上的方向 (經(jīng) / 緯 / 45度角)。
f) 每個試樣的沾色度的評級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