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輛撞人后肇事逃逸怎么處理
交通肇事罪,是指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根據(jù)《刑法》第133條的規(guī)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如果開車的時候撞了人,除了會被吊銷駕照,被判罰款,還會構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行為又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處罰情節(jié),會被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認定的三個要件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認定的三個要件如下:
1.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是為了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
2.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即先前行為違反了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并非僅限于“逃離事故現(xiàn)場”。
三、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賠償
交通肇事逃逸會使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進行賠償。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車輛逃逸的,一般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對受害人先行墊付相關搶救費用,再向事故責任人追償。
交通肇事逃逸情形有哪些
1.明知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xiàn)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xiàn)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xiàn)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xiàn)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y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yī)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