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雞冠產(chǎn)于福建武夷山,是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茶樹勢不大,但枝干堅實,分枝頗多,生長旺盛,葉色淡綠,頂端茶芽微黃且彎垂,毛絨絨的猶如白錦雞頭上的雞冠,故名白雞冠。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茶蘊藏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二者的淵源亦十分久遠。
你知道最早的種茶人是誰嗎?中國乃至世界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最早種茶人叫吳理真,號“甘露道人”。正是他,在西漢時期,發(fā)現(xiàn)野生茶的藥用功能,并在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境內(nèi)的蒙頂山,移植種下七株茶樹。
據(jù)清代《名山縣志》記載,這七株茶樹“二千年不枯不長,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不散”。故這七株茶樹被后人稱作“仙茶”,吳理真也被后人稱為“種茶始祖”。
而白雞冠所在的武夷山也與道家頗有淵源?,F(xiàn)在的武夷山核心景區(qū)最高峰為海拔717米的三仰峰,三仰峰又名“老君巖”,正是以道家始祖老子(太上老君)為名。武夷山又是巖茶的產(chǎn)地,種茶的環(huán)境和條件得天獨厚。
相傳為宋代時止庵主持白玉蟾所培育。因產(chǎn)量稀少,讓人倍感神秘。每年五月下旬開始采摘,以二葉或者三葉為主。湯色橙黃清澈,入口齒頰留香,回味綿長。下面我們來看看白雞冠的沖泡與品鑒吧。
茶具準備:沖洗干凈的200毫升透明玻璃杯,5克左右鐵羅漢,茶匙等。
沖泡:茶葉等到充分浸潤,茶葉舒展開來,在橙黃色茶湯中偏偏起舞。
品茶:一分鐘后可品飲;茶湯橙黃明亮,滋味回甘雋永,淡雅花香留在唇齒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