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蓮與韭蓮的異同

發(fā)布時間:2024-03-30
蔥蓮,別名蔥蘭、白花昌蒲蓮,韭蓮別名韭蘭、紅花昌蒲蓮,都是石蒜科、蔥蘭屬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形態(tài)相似,習(xí)性相近。
一、形態(tài)相似,亦有區(qū)別
1.二者都有小鱗莖,蔥蓮的鱗莖近似圓錐形,直徑2厘米左右,頸長而細;韭蓮的鱗莖卵圓形,稍肥大,頸部短而粗。
2.二者的葉均由鱗莖頸部抽出叢生,蔥蓮的葉扁圓線形,稍帶肉質(zhì),似蔥而比蔥細,色暗綠有光澤,多直立生長,長20厘米至25厘米;韭蓮的葉扁平線形,色綠,多斜生,長20厘米至30厘米。
3.二者的花莖均自葉叢一側(cè)抽出,花單生于莖頂,稍高于葉叢,花瓣6片,雄蕊6枚,黃色,雌蕊白色,晝開夜合,單花開放三四天。蔥蓮的花瓣橢圓形,白色,花徑4厘米至5厘米,花期7月至11月;韭蓮的花瓣倒卵形,粉紅色,花徑5厘米至7厘米,花期6月至9月,往往在大風(fēng)雨來臨的前夕開放,故別名風(fēng)雨花。
二、習(xí)性、栽培相近
1.二者都可作地被植物栽培,亦可作花壇、花境及路邊的鑲邊植物栽種,家庭蒔養(yǎng)既可地栽,亦可盆植,也適于樓房陽臺種植。
2.二者都不甚擇土,從微酸性到弱堿性土,從沙質(zhì)土到輕黏土都能適應(yīng),以種植在肥沃深厚的沙質(zhì)土中生長最佳,可用腐葉土、菜園土各半,摻少量沙,再加點骨粉、氮磷鉀復(fù)合肥混合成培養(yǎng)土,盆植者宜在盆底放層碎硬塑料泡沫塊或碎磚瓦,以利透氣排水。種植時宜將根剪短,淺栽稍露鱗莖頸,使其鱗莖少分蘗,而集中營養(yǎng)開花,如深栽鱗莖,分蘗多、花少。
3.二者都喜濕潤,忌干燥,怕澇。因此忌植于洼地,生長期土宜見干見濕,切勿漬水,9月后減少澆水量,11月至翌春2月,偏干微潤即可。
4.二者都喜肥,亦耐貧瘠,施肥者不僅花多,且花期長。生長期20天至30天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復(fù)合肥,花期每月加噴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促其長鱗莖和開花,忌單施氮肥。
5.喜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越曬開花越多,半陰處雖也能生長開花,但花少,花期短,過陰則花極少甚至無花。
6.二者都原產(chǎn)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喜溫暖,不怕酷暑,耐寒性蔥蓮勝于韭蓮。在長江流域二者都能在室外安全越冬,蔥蓮保持常綠,韭蓮到冬季葉枯黃,但地下鱗莖不會凍死,翌春又長出新葉。在北方蔥蓮盆植者移到南向陽臺下,反扣一只空盆即可,韭蓮則應(yīng)入室。地栽的蔥蓮和韭蓮,秋末冬初將地下鱗莖挖取,晾干,用微潤的沙藏,保持1℃至5℃,翌春3月再栽。冬季在溫室如能保持15℃以上,光照充足,還可開花。
三、繁殖方法大同小異
二者都可用鱗莖分株繁殖,在南方地栽兩三年后,可于春季將叢生的地下鱗莖挖出,三四個一窩另栽即可,北方將沙藏的鱗莖四五個栽一窩即可。盆植者無論南方北方,可于間隔兩年的春季,將鱗莖帶土從盆中磕出,去掉老土,用新培養(yǎng)土重新上盆,直徑20厘米的盆,可種6個至10個鱗莖,30厘米的盆可種10個至15個鱗莖。如欲大量繁殖,可深栽,土高于鱗莖頸3厘米,使鱗莖多分生小鱗莖而少開花,翌春就有較多的新鱗莖可供分栽。
蔥蓮花后可結(jié)三角球形小蒴果,內(nèi)有黑色種子3粒,可于春季用種子播種繁殖,但要三年才能開花,分株者當(dāng)年就可開花,故家庭繁殖一般不用播種法,而是花后連花莖一并剪掉,減少營養(yǎng)的消耗而多開花。韭蓮花后未見結(jié)籽。
上一個:某一個案子到檢察院能取保嗎
下一個:紫玉蘭栽培

峨邊140噸汽車磅(榮縣帶打印汽車衡)旌陽50T地磅維修
聚乙烯電熱熔套 補口接口皮子電熱熔套
生活污水處理設(shè)備挖溝槽的要求
高低溫循環(huán)試驗箱的作用是什么
了解下三輥卷板機的分類及特點
自熟年糕機整套設(shè)備
離心振動篩的原理與結(jié)構(gòu)
德國安沃馳氣缸R480060043
筆記本 風(fēng)扇聲音很大(筆記本風(fēng)扇噪音大怎么處理)
充電樁運營管理云平臺助力清潔能源發(fā)展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