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把茶融入到生活中。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從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可以看出中國人對茶多喜愛。
茶不只是饑渴飲品,其中還藏有生活的智慧,來看看,你是否有意識到這幾點?
于心
拿得起,放得下
喝茶時,品茗杯的動作是什么?
拿起,放下。
人生的許多事情,正是困在拿得起,卻放不下。
茶杯放下,是為了承接下一杯香茶,而人放下過去,則是為了迎接現(xiàn)在,活在當(dāng)下。
《百年孤獨》中有一句話說:
李白詩中有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一切的失去都不可怕,未來會成為現(xiàn)在,并且填滿它留下的空洞。
假如覺得過去痛苦,那是還放不下,手攥著過去的回憶,看不到背后的光芒。
只要放開過去,轉(zhuǎn)過身,迎接陽光,就能看到新的美好。
人的心存不下太多的東西,放下痛苦的過去,才能安放更多的現(xiàn)在,現(xiàn)在擁有的,才更美好。
于事
有分寸,有尺度
一個合格的茶人,沖泡出來的茶湯一定是適中的,不淡也不濃。
過濃,苦澀;過淡,太寡。
沖泡出難喝的茶湯,有失待客之道。喝茶如此,做事的尺度也是如此。
往往過剛易折,過柔易彎,把握好尺度,做該做的事,幫該幫的忙,敢于拒絕無理的要求,才能過得更輕松。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太清水里不會有魚,太嚴(yán)苛的人,難有朋友。凡事把握尺度,有時裝點糊涂。
看破,不說破;看清,不挑明。
誰都愿意跟不揭人短、脾氣溫和的人做朋友。
茶人深知,在不知道客人口味之前,茶湯要保持不濃不淡,才是恰到好處。而處事,有時裝點糊涂,太清楚未必是好事。
真正能夠把握做事尺度的人,往往生活的煩惱更少,擁有的時間更多。
于人
保持年輕態(tài)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看上去年輕,但歲月總是在每個人臉上留下時間的痕跡,而長期飲茶就能延緩衰老。
研究表明,在眾多的天然植物中,茶是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強的一種。
茶中含有一種叫作茶多酚的物質(zhì),它對于各種氧化酶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快速抗氧化,高效清除自由基。而且茶多酚在抑制自由基的同時能夠激活人體的抗氧化酶體系。
相關(guān)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性明顯優(yōu)于維生素e,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且與維生素c、e有增效效應(yīng)。
每日飲茶2~3杯,讓體內(nèi)維持在足夠的茶多酚含量水平,你可能并不覺察體內(nèi)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進程,但是保持每日飲茶的習(xí)慣會讓你不知不覺延緩衰老。
對于愛喝茶的人,長期飲茶的福氣,就是一張歲月無法侵蝕的臉龐,由內(nèi)而外對肌膚的調(diào)養(yǎng),能為你省下不少美容保養(yǎng)的開銷。
氣質(zhì)不凡
相由心生
經(jīng)常喝茶的人,身上總有一些別樣的氣質(zhì),讓人一眼就認(rèn)出。
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氣質(zhì)最終是由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決定的。從容淡定最終的指向是強大的內(nèi)心。很多內(nèi)心強大的人都喜歡喝茶,這不會是偶然。
魯迅就很喜歡喝茶,他經(jīng)常一邊寫作,一邊品茗。他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出來的特別感覺。”可見他不僅喜歡喝茶而且也注重喝茶的功夫。在那個混亂的時代,他卻始終堅持自己,無比從容與淡然。
隨著茶香入口,原本躁動不安的心會慢慢變得安靜、純凈、穩(wěn)定,思緒也變得更清晰。
通過喝茶的洗禮,我們精神愉悅,氣質(zhì)更好,青春的容顏不可能永駐,但滌蕩過的人生所擁有的優(yōu)雅氣質(zhì)才是真正寶貴和美麗的。
中國人的茶生活,也是茶人的中國風(fēng)。
生活點點滴滴皆可貴,一茶一湯都是珍寶。
因為我們愛茶、愛傳統(tǒng),更愛生活。
我時常慶幸自己在喝茶,把時間給了茶,我沒時間去酒吧,更沒時間去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