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木繁殖上應用最廣,對果樹幾乎全部都用嫁接法繁殖。當?shù)囟嘤们薪?,用芽接者較少,靠接則常用于愈合較難的種類。
芽接當?shù)胤Q為“貼鬼臉”或“粘芽”。用于容易揭開樹皮的種類,多在夏、秋間進行。砧木可用當年生幼苗,也可以接在成年樹的1-2年生枝條上。
方法頗多,芽多削成盾形,不帶木質部,一般長約1.5-—2厘米。芽應去葉,帶一小段葉柄。砧木可以在莖枝上皮部平滑的一面用芽接刀將皮部縱割劃(長約2-3厘米),或割成丁字形(寬約1厘米,長約2厘米)、工字形(長、寬約同于丁字形)、十字形(長、寬視芽的長、寬而定)等。深度以見木質部能剝開皮為限,不要刻傷木質部。
割好后,把砧木皮依芽片的大小用芽接刀的尾部將皮剝開,迅速將芽片插入,用麻或馬藺草縛住。另外一種方法是“貼鬼臉”,即把芽帶皮切成方形,長、寬約1-1.5厘米,再在砧木上去掉同樣大小的皮一塊,然后把接芽補貼在砧木上,用麻繩縛好。個別種類桃等,在接后9-10天,應松繩一次。
芽接的技術比較簡單,成活的關鍵是季節(jié)和天氣。季節(jié)因種類而略異,天氣則以晴天無風為好。如在接后2-3天內遇大雨,大部不能成活;如在接后6—7天內無雨,則成活率很高。一般在接后約7天見芽綠而葉柄一碰脫落者,就是接活了。
切接(苦接)多在春季當芽剛萌動時進行(約在春分前后)
1。砧木和接穗的準備以1-3年生的實生苗或扦插苗作砧木。接時,在距地3—5厘米處把主干剪去。這樣,接口低,可使砧芽發(fā)得少,而且接后容易封土。在當?shù)赜殖T诩藿拥念^年晚秋或初冬,先把主枝剪斷,留10多厘米長,這樣,到春季切接時剪干工作既方便,又易做。
接穗(當?shù)亟小安茸印?多用一年生枝,可在落葉后初冬時節(jié)剪取,捆成小束,平埋在地下過冬;也可以在春天切接時現(xiàn)采。但以前一種方法較好。因為秋天采的枝條,是在溫度、濕度條件比較均衡的土中埋藏保存的,接后發(fā)芽比較整齊,而且芽子萌動較遲,可以延長嫁接時日,多接一些。
2。嫁接的步驟在嫁接以前,要把砧木四周的土用鐵銑鏟去層,多露莖干,以便盡可能在低處嫁接(花農稱這一工序為“出樁”)。然后去掉砧芽,只留光滑的砧木獨樁,再選比較光滑的一面,在樁頂剪口部用切接刀斜削一刀,以便分別韌皮部與木質部的界線,易于下刀。再削取帶有1-2個芽的接穗,兩端都削成斜面。在上端是從靠近芽(上邊的一個芽)的對面斜削,使斜面的方向與著生芽的方向相反;斜面的斜度要小。再在接穗的下端,在下邊一個芽的下面幾厘米處的側方斜削這樣可以避免插入砧木時將芽子碰掉;斜面的斜度可以大一些。
然后在基部斜面的上方和對方各削去一層皮,或只在斜面的對方削也可以。削的深度,以不帶木質部或稍帶木質部為宜。削口長砧木的團切接刀度因種類而不同。在斜面對方的削口常長約3厘米,上方者常長1厘米。削口要平滑,最好一刀到底,不要來回多刀重復;否則,削不平,就難成活。
削好以后,將上端含在口中(使能騰出雙手自由工作),隨即在砧木頂端的斜削部位上稍帶木質部(約0.5毫米)的地方向下垂直切一刀,其切口與接德切口等長(注意要稍帶木質部,否則易將皮削落,無法接納揭秘。但也不能帶得太多,否則形成層的接穗的切削面積相對減少,也不易成活)。
切好以后把接穗基端斜面向外插入砧木的切口中,要直插到底。注意使接穗長削口的形成層與砧木一邊的形成層對齊(形成層在皮層與木質部之間),然后用麻皮捆緊。捆時,注意不要碰動接穗,要把基部兜緊。再涂些泥在芽外及接穗頂部的斜切面上,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但是易活的可以不涂泥,最后在砧木周圍壅土,呈饅頭形;將接穗頂部也壅土約3-5厘米厚,以防風吹雨淋。壅土時,注意不要碰動接穗。
接穗一般都較砧木細些,故在對形成層時,不能兩面對齊,只能把接穗靠在砧木的邊。因此,在捆繩時就需要注意繩子的旋轉方向。如果接穗放在右邊,就向右旋;放在左邊切接塞土就向左旋。這樣可以捆的緊,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密切接合,以利成活。
一般在接后個月就全部愈合,接穗的芽子也開始萌發(fā)。這時要把土扒開,檢查是否成活,同時去掉砧芽。如見穗芽已經(jīng)萌發(fā),就依舊封薄土一層保護;如見穗芽已經(jīng)長壯,即可將芽頂暴露在空氣中,而周圍仍稍塞一些土保護,使苗子生長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