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圓餅狀?
為何七子餅只裝七張餅?
普洱茶為什么是357克?
這些問題想必好多茶友都已曉得,
但是恐怕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小知識。
1、普洱茶為什么要做成圓餅狀?
1.便于儲存和運輸
起初,條件差,茶葉的流通靠馬幫,裝備不良,山高路險,運輸極為不便,這樣就造成了好多茶葉的流失,因此,制茶者將普洱茶“蒸而團之,緊壓成型”,既方便儲存又利于馬幫的駝運,甚至,為了計算方便,每一餅還有特定的重量??傮w而言,避免了不少損失!
2.保存香氣
散茶不僅占地方,而且容易把香氣散發(fā)掉,做成緊壓的茶餅,能夠讓茶的香氣保存得更持久一些。
3.水分、空氣、陽光因素
壓制成餅的普洱茶:
(1)受到的水分吸收以及蒸發(fā)的影響力不大,利于微生物和香氣共存。
(2)內部受到空氣中溫度的影響力不大,利與茶葉中的微生物更好的存活。
(3)氧氣和光線與茶餅的基礎面積相對縮小,從而多酚類、葉綠素等元素的氧化進度變緩慢,讓茶質保存得更完好。
4.收藏因素
(1)衛(wèi)生。
(2)體積小,占用空間少。
(3)內部溫、濕度穩(wěn)定,耐于儲存。
(4)越藏,越陳,越香(前提是適合的儲存條件)
5.哲學思想
圓,它可以是體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哲學思想“天圓地方”中的天圓。
茶餅可以寓意著宇宙孕育萬物的天的象形之意。
“外圓內方”,也可以代表著做人處世之道。
“圓如三秋皓月”,也可以是代表人間幸福美滿團團圓圓。
2、為什么正好是七餅,而不多不少?
乾隆皇帝曾對七子餅有“圓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蘭”的圣喻,七子餅茶形似圓月,它是在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特殊的時間下誕生的,為運輸和儲存方便,蒸而團之,緊壓成型!以前的度量衡一斤有十六兩,七子餅中七兩重一片,七片裝一筒,折合成現(xiàn)在的度量衡是每片357克。
1、七子餅茶原先是唐代邊境貿(mào)易茶馬互市時得來的,為了便于計算、征稅和管理,交易的時候是七張餅捆扎好外加一張餅共八張,另外那張分離的餅則用來上稅。
2、一餅茶重量357克。
一筒七餅,共重2499克,約2.5公斤。
一件12筒,約30公斤。
舊時馬幫運茶,一匹馬馱2件約60公斤,剛好可以負重而行。
先人計算得當,七子餅茶只裝七張餅,緣從此來。
3、為何每一餅茶正好是357克呢?
對357克的一個深度文化解讀是:
月圓之說
3+5+7=15,15為月圓之日,是相聚的日子,象征著團圓。
易經(jīng)解讀
陽數(shù):1、3、5、7、9
陰數(shù):2、4、6、8、10
取3、5、7為中陽,吉數(shù)。
3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
5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國文化之發(fā)源。五行變化的規(guī)律,像普洱茶的五味。
7為少陽——為龍,變動不拘,普洱茶身世復雜、變化多端,收藏品飲豐富迷離;另外,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華夏子孫有“龍的傳人”一說,龍的精神就是中國文化之精神,縮小到茶文化來說,就是茶道精神。
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龍(茶道)之精神,遁陰陽五行之規(guī)律,達到天、地、人之合和。
從一餅茶里,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窺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