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好茶,沒緣遇見,是前世的事就算了;一泡好茶,遇見了卻不知味,那就是不惜福了,好茶可蹭、可尋、可買而得之,但要讀懂一泡好茶,還真是需要一點點修為。
觀其形
網(wǎng)上看到一句“悲催”的話,“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多樸實的言語啊,不是說不好看的沒青春,而是不好看的青春與別人無關,茶亦然,一泡茶,腹內(nèi)是不是草莽暫且不管,首先看她是不是生就了一副好皮囊。
看茶,一見鐘情總是件美事兒,什么品種就得什么樣子,鐵觀音燙頭就得卷的好看,猴魁平胸也要平的舒坦,現(xiàn)在市場上流行不按常理出牌,什么白茶也整形壓成餅了,龍井蒸了個桑拿變龍井紅了,單從口感上來說有特點,不錯,可這總讓我想起在霸王別姬里幼年陳蝶衣那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的臺詞。
今天一老友領一新朋友來喝茶,介紹我時說老金是茶人,我隨口就說,這個世界上只有男人和女人,沒有茶人,這下捅了馬蜂窩,是我不對,還有變性人啊,閹人啊,什么都出來了,我沉默片刻說,是男人還是女人,不是生理決定的,是你的心決定的,你生錯了沒關系,千萬不要活錯了。
想想茶葉或許也有這樣的問題,不同的是,茶樹是不會“生”錯樹葉的,倒是我們讓她“活”錯的概率比較大。
聽其聲
閉上眼睛才能覺知自己的心跳,大音希聲,聽茶事的妙曼第一功夫是止語,這里的止語不是沉默,止語是參與而不發(fā)言,沉默是旁觀不說話,其中微妙的差異雖只在一念之間,結果卻天地懸隔。止語俗稱“閉口禪”是一種修行,沉默則僅僅是一種態(tài)度,我在這里講的耳聽其聲,就是我泡茶心法里講的訓練自己覺知能力的過程。
在一個眼神都會有重量,水汽氤氳的樂章里,度力而行的滋滋茶刀聲,溫壺滌盞的瀑布聲,茶杯與盞托耳鬢廝磨聲、散茶從茶則撥入紫砂壺的墜落聲,全然心無雜念的你甚至能聽到注水時,滾水漫過茶葉是歡快聲,一葉一世界,一聲一菩提。
我在這里特別需要提醒你的是,聽茶事不需要專心,是的,不需要。
你需要的是毫無雜念的靜心,一切自然的就會發(fā)生,不需要刻意的注意,注意其實是另外的一種緊張,緊張將使你喪失覺知的能力,你越想得到她就會離你越遠,不要試圖去聽明白什么,更不要企圖從中學到什么,因為你能聽明白的都是過去的記憶,你能學到的都是行尸的舉止,你唯有靜心去感受和覺知,那才是“耳聽其聲”應該給你的愉悅。
聞其香
靜靜地綻放,無關乎寵愛,亦無意于爭春,縱萎凋殺青捻作茶,還是香如故。撲面而來的,通常缺乏深度,短暫且不耐尋味,不經(jīng)意間彌散而來的,反而更加悠長,更能夠沁人心脾,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說到香,自然就想到聞香識女人,想到那個退役的上校阿爾·帕西諾,優(yōu)雅浪漫到骨子里的盲客,我倒不是羨慕他的艷福,我艷羨的是他的情懷...打住,今天不說體香,說茶香,我將茶香分為客觀的和主觀的兩大類,客觀的是知識,主觀的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