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催花栽后管理總的原則是前促后控。牡丹上盆后,要在預先搭建的遮陰棚下,每架整齊地放4行,最好每行放50盆。架的朝向以南北向為好,也可以根據場地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架與架之間要留有一米寬的操作道,中間還要預留排水溝。牡丹上盆后,首先要剪掉綁扎的繩子,使其恢復原狀。前三天,每天都要用大水澆灌一次。萌動之前,要經常噴水,保持花芽和枝條濕潤,促進牡丹發(fā)芽整齊。一般每天向枝條上噴水4至8次,具體次數應根據天氣情況而定。
用200ppm至500ppm的赤霉素溶液,涂抹芽的鱗片,以利早發(fā)芽。要及時剪除病枝、弱枝、枯梢,剔除根莖處萌出的土芽,結合修剪,還要清除枝條上的葉芽和多余的花芽,使每枝僅保留兩個壯花芽。水分充足時,芽鱗表面鮮亮而有光澤。
從花芽萌動到立蕾,是整個催花過程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此階段初期,要及時拆掉上面的遮陰網。此時有些品種的花蕾最怕低溫和風吹,所以要注意收聽天氣預報,如有寒流,及時覆蓋薄膜。如果沒有大棚,可在場地周圍搭建防風墻,并用塑料布、竹片在牡丹上面搭建簡易小拱棚。天氣干燥,氣溫高時還要增加中午噴水次數?!尻柤t’及同類品種還要及時摘除花蕾周圍多余的葉片,一般每朵花保留3至4片葉子即可。若發(fā)現同一枝上的兩個花蕾有大小分化,或者兩者均生長緩慢,要及時去掉一個小蕾。還要及時剔除土芽,剪掉空枝,減少養(yǎng)分消耗。在每天下午5時以后,在花苞上涂抹300ppm的赤霉素溶液,間或用3000倍的愛多收溶液噴灑植株三四次,每3天一次。
立蕾以后,即可適當減少噴水次數,為防止爛根要及時翻松盆表土?;ㄇo和花蕾的生長逐漸加快,花蕾外部的萼片開始向外伸展,幼葉也逐漸平展,花蕾明顯高于葉子。為補充養(yǎng)分,每盆可追施復合肥3 0克左右,同時葉面噴施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
牡丹圓桃期,花蕾直徑大多數已長至2.5至3厘米。由于苗子強弱不一,加之植株失水程度不同等因素,往往引起花蕾兩極分化,影響成花率與花朵質量。此時,對于那些發(fā)育較慢的植株,可集中擺放在一起,加噴3000倍的愛多收和涂抹300ppm的赤霉素溶液。如氣溫較低,可加塑料薄膜,提高溫度,促進花蕾生長。
平桃以后,中午可適當加蓋遮陰網,促使花莖伸長,葉片變大,花蕾生長。
總之,要認真觀察牡丹在各個物候期的生長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提高牡丹成花率與花蕾質量。牡丹催花各階段如下:
上盆→吸水膨大→萌動→顯蕾→立蕾→風鈴→圓桃 →平桃→初開→盛開。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整個催花過程中要注意預防南風和南霧,因為這種霧能破壞牡丹葉子的正常生長,使牡丹葉子腐爛,花蕾逐漸萎縮。辦法是加蓋塑料薄膜并噴水,早晚各噴一次防霧水,早上用水清洗葉、蕾上的霧;晚上噴水,使霧無法侵入或減弱。
2.牡丹栽種半個月后要用600倍的百菌清或托布津灌根,預防病害和根系腐爛。
3.在牡丹生長的整個過程中,噴灌最好用池塘水,若用自來水,要有蓄水池。因自來水里的漂白粉可能對花造成傷害。在高溫情況下,自來水溫度低,還會影響牡丹新根和花蕾的生長。
4.在牡丹晚開的情況下,可每天噴灑500倍早花素或3000倍愛多收溶液。也可用小拱棚加溫,溫度控制在25℃以內。在提前開花的情況下,可噴500倍晚花素或水楊酸鈉,并在平桃以后加蓋遮陰網降溫,以抑制牡丹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