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會有朋友問到:同樣的原料,餅茶和散茶哪個好喝?
我的結(jié)論是:前幾年,散茶更好喝;幾年以后,餅茶更好喝。當(dāng)然,前提是兩者存儲條件一致。并且這個“幾年”也是不一定的,要是根據(jù)個人存茶的經(jīng)驗和存茶的倉儲環(huán)境而論。
且容我把這一結(jié)論背后的邏輯道來。眾所周知:新的生茶茶做出來之后沖泡,沒什么香氣(或說香氣不揚)、有青味,且滋味中帶著“水味”。新的熟茶做出來香氣也不揚,滋味也帶著“水味”,還有土腥味。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其中的水分沒有散透。所以新茶做出來后有個過程叫“發(fā)汗”,熟茶做出來有個過程叫“開溝干燥”。二者說法不一,其實目的都是為了散去水分。
回到正題,餅茶就是用散茶經(jīng)過水蒸氣蒸軟后壓制成型的,這個過程茶葉吸收了一些水分,再加上壓制成餅以后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發(fā)汗”更加不易。所以餅茶新做,由于水分沒有散盡,喝起來是沒有散茶香、純、濃的。
但是過了一定時間,等水汽散盡了,在存儲過程中茶葉會“跑香”,也就是香氣會褪散掉。這時候餅茶的“小空間”就起作用了。因為一定的封閉性,相對遲滯了“跑香”。這也是同樣存儲20年,餅茶要比散茶更香,味道更飽滿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