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為十字花科甘藍屬植物,它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它最先出現(xiàn)在人們的餐桌上,但在過去的10年里,羽衣甘藍逐漸變成一種非常重要的觀賞植物應用于園藝景觀中。在觀賞上,可利用種子進行繁殖,但大多數(shù)種植者是通過直接購買穴盤苗的方式來進行種植,可以選用288孔的穴盤。影響羽衣甘藍生產最關鍵的因素是溫度。
第一階段:將種子播種到排水良好、無病蟲害、ph值在5.5至5.8之間的萌芽基質上。播種后用粗蛭石或基質進行覆蓋。保持穴盤苗的濕度均衡,但是不能過分潮濕。將溫度保持在18℃至21℃,種子在播種后的3至4天萌芽。
第二階段:將溫度降低到16℃至18℃,同時將光照強度增加到10000至20000勒克斯。在此階段,胚根開始穿透土壤。當基質稍微干燥后再澆水。當子葉完全展開后,每周施加一次50ppm至75ppm的14:0:14的肥料。這個階段將持續(xù)4至7天。
第三階段:將溫度持續(xù)保持在16℃至18℃,增加光照強度為15000至25000勒克斯。每周施加一次濃度為100ppm至150ppm的肥料,可將 20:10:20或14:0:14的肥料交替使用。如果需要施加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施用b-9或者哆效唑產品都是十分有效的。對于512孔的穴盤苗來說,這個階段將持續(xù)10至14天,如果選用288孔的穴盤,時間將會更長一些。
第四階段:在穴盤苗可以出售或移植之前進行煉苗,煉苗時將溫度降低到15℃至16℃,持續(xù)7天。當基質徹底干透后再進行灌溉,增加光照強度至25000至35000勒克斯。每周施用一次濃度為100ppm至150ppm的14:0:14的肥料。
移植后生長:選擇排水良好、無病蟲害、ph值在5.5至6.2之間的基質,每個穴盤或每個花盆中1株進行移植。將白天溫度保持在13℃至15℃,夜間溫度保持在10℃至13℃。在生產或園藝栽培上,羽衣甘藍對低溫的耐受能力較強,甚至可忍受冬季的霜凍天氣。另外,低溫可以增強羽衣甘藍的顏色,所以可在栽培后期采用低溫的方法來改善葉片顏色。每周施用一次或兩次濃度為150ppm至200ppm的肥料,可交替使用20:10:20和15:0:15的肥料。不宜給植株施用過多的肥料,如果施肥過多,羽衣甘藍葉片的顏色就不會顯得栩栩如生了。
必要時可以給植株施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速生根或b-9都是非常有效的,可在植株移植的14至21天后施用。施用b-9時,一次性施用5000ppm濃度或者分兩次施用2500ppm濃度都很有效。單克素的濃度為2ppm至8ppm時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在生產過程中,警惕蚜蟲、跳甲、粉虱和蠕蟲的發(fā)生。對羽衣甘藍影響最為嚴重的病害是腐霉病和枯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