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即鮮爽度,云南普洱茶收藏非常重要卻又很少被提及的一個指標。
口感的望遠鏡
被收藏的普洱茶將來的口感會變成怎樣,是強是弱,是柔是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預判方法,老鬼問茶卻比較喜歡用鮮爽度來窺一二。
云南普洱茶的鮮爽度是由內(nèi)含的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堿等多種物質(zhì)的強度和比例共同決定的。不同的組合,呈現(xiàn)出不同的苦、澀、甜綜合口感。
這種苦、澀、甜均衡或不均衡的狀態(tài),就是老鬼問茶說的鮮爽度。它并非越鮮爽越好,卻是要恰到好處的平衡。有經(jīng)驗的藏家可以從中預測將來口感。
鮮爽度為何如此重要
鮮爽度就好比將要炒的一盤菜,炒得好不好吃,不是看單一種味料的輕重,而要看咸、辣、甜等多種味料的綜合使用狀態(tài)。
這種綜合狀態(tài)對普洱茶來說就是鮮爽度,它的味料就是苦、澀、甜。通過特定時間點對鮮爽度的觀察,可以大致估計茶品將來的力度、回甘與回甜程度。
所以,鮮爽度是評判一款云南普洱茶值不值得收藏的極其重要標準。
有用卻難用
鮮爽度如此有用的藏茶指標,為什么很少聽到有關(guān)論述?因為只有實際藏茶、品茶經(jīng)驗的藏家才懂得使用它。
首先,它不是一種單一口感,而是多種口感的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不容易把握。
而且,怎樣的鮮爽度將來會產(chǎn)生怎樣的口感,沒有從頭到尾藏過茶的人又怎么能夠知道呢?
因此,鮮爽度雖然很有用,真正會用的人卻是不多。
老鬼問茶小建議
實際上,鮮爽度是長期藏茶、品茶的一種寶貴經(jīng)驗。
用鮮爽度來判斷云南普洱茶將來的口感,比很多其它方法都管用。
(如果你有不同的見解,歡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