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看上去無色透明,但復(fù)雜程度不亞于茶。水里面有許多可溶性物質(zhì),這些可溶物的種類、構(gòu)成、比例相當(dāng)復(fù)雜。可溶物的不同就有我們通常所說的酸性水、堿性水、軟水、硬水。還有在水里面存活的細(xì)菌,肉眼是看不到,要借用顯微鏡才能看到。還有水的分子,是以單分子存在,還是分子團(tuán)存在。
我們這里只能說大概的,與茶有關(guān)的,具體細(xì)致的要交給專家們。上篇說到,我們通過可感的茶湯,求知茶葉的好壞,但經(jīng)分析原來還有一個不確定項(xiàng)“水”。所以我們要先把“水”這項(xiàng)搞清楚。
茶葉 + 水 = 茶湯
① ② ③
? ? 可感
從以上公式,可知茶湯是可感的,直觀的,我們每個人只要靜下心來,用我們與生俱來的功能,就可以感覺得到了。但條件是要靜心,專心,感覺才會準(zhǔn)。所以我們前兩篇專門講述了《靜心》。
茶葉是要求知的,問題是如果水是不確定的,即使我們對茶湯的感覺是準(zhǔn)的,但仍然是不能確定對茶葉的判斷就準(zhǔn)了。
上公式可有幾種假設(shè),假定①、②是好的,③一定是好的;①、②是不好的,③必定是不好的;①、②其中一項(xiàng)是不好的,③都會是不好的。如果,碰上前兩種情況,感覺準(zhǔn),判斷就準(zhǔn)了;如果碰到第三種情況,感覺準(zhǔn),判斷也不會是準(zhǔn)的。況且我們判斷一個茶葉,是不能靠碰巧,碰運(yùn)氣的。所以,我們要先確定水是好還是不好。
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艽_定水好不好了。水因?yàn)樘^于普通,所以很少人專門去留意它,它普通到像空氣一樣,雖然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視了。其實(shí)水是可感的,像空氣也是可感的一樣。只不過人們慣于周圍的空氣,而沒有專門去感覺它,是否好,是否清新。水也一樣,我們可以專門去感覺它口感是否好。很多人試茶,都只是試茶湯的口感,而沒有習(xí)慣,先試一下用來泡茶的水的口感。
水是不敢說,也不能說那個是絕對地好。這樣說,一不客觀;二不現(xiàn)實(shí)。因?yàn)槊恳粋€地方的水都是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也不同,我們只能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身處的地方、環(huán)境找一個較好的水,較適合沖泡茶的水。
我們有一個審評水的方法,供茶友分享和參考。用一個自己熟悉的茶,拿幾種需要評判的水,把幾種水分別煮開,把同一個茶同一重量,放入審評杯,再把幾種燒開不同的水,同時倒入審評杯,浸泡相同時間,同時倒出,審評那一個好就知道那個水好了。
用公式表示如下:
茶葉 + 水 = 茶湯
固定一個 ① 感覺同等條件
② 不同的水
③
文/無非妙道,原題:2014年細(xì)說普洱—茶水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