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果樹栽培效益高,掌握關鍵技術很重要

發(fā)布時間:2024-03-16
編者按 設施果樹栽培是人為調控果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避免自然災害,打破果樹生產(chǎn)的地域界限和時間限制,實現(xiàn)果樹周年生產(chǎn)的栽培方式,是果樹生產(chǎn)集約化發(fā)展的新趨向。目前我省設施果樹的栽培面積逐年擴大,樹種不斷增多,對豐富果品的淡季供應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進一步提高設施果樹的產(chǎn)量和果品品質,保證連年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是果農十分關心的問題。由于設施果樹栽培技術及管理方式與露地栽培相比差別較大,現(xiàn)由山東農業(yè)大學教授李憲利就設施果樹栽培的基本原理及關鍵技術做一介紹,供參考。
設施果樹栽培的基本原理
在自然條件下,落葉果樹通過自然休眠后,由于外界環(huán)境不適宜于其生長發(fā)育而處于被迫休眠狀態(tài)。而設施果樹栽培是使果樹順利通過自然休眠后,人為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于果樹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促使果樹提前發(fā)芽、開花、結果,它的管理方式有別于露地栽培。果樹進行設施栽培必須堅持從當?shù)丨h(huán)境出發(fā)的原則,借鑒外地經(jīng)驗,總結出適合當?shù)丨h(huán)境條件的栽培技術。
設施果樹品種選擇原則
設施果樹品種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設施栽培的成敗,品種選擇在設施栽培中尤為重要,在品種選擇上要堅持以下原則:一、促成栽培,應選擇極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種,以利提早上市;延遲栽培則應選擇晚熟品種或易多次結果的品種。二、選擇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易人工打破休眠的品種,以進行早期或超早期保護生產(chǎn)。三、選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自花結實率高、易豐產(chǎn)的品種。四、以鮮食為主,選個大、色艷、酸甜適口、商品性強、品質優(yōu)的品種。五、選適應性強,尤其是對環(huán)境條件適應范圍較廣、耐弱光且抗病性強的品種。六、選樹體緊湊矮化、易開花、結果早的品種。
設施果樹需冷量及破眠技術
從環(huán)境上講,設施果樹促成栽培,扣棚時間愈早,成熟上市時間愈提前,效益越高。但設施栽培中扣棚時間是有限制的,并不是無限提前和隨意定的。因為,落葉果樹都有自然休眠習性,如果低溫累積量不夠,達不到果樹需冷量,沒有通過自然休眠,即使扣棚保溫,給予生長發(fā)育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果樹也不會萌芽開花,有時盡管萌芽,但往往開花不整齊,生產(chǎn)周期長,坐果率低。因此,需冷量是決定扣棚時間的首要依據(jù)。滿足果樹的需冷量,使其通過自然休眠后扣棚是設施栽培獲得成功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使果樹在設施條件下正常生長發(fā)育。
目前,大多數(shù)專家的觀點是,果樹通過自然休眠的有效溫度是0℃~7.2℃的低溫累積小時數(shù)(稱需冷量),而10℃以上或0℃以下的溫度對低溫累積小時數(shù)基本上無效。一般來講,桃的需冷量在800~1200小時,杏的需冷量在500~900小時,李的需冷量在700~1000小時,葡萄的需冷量在1000~1500小時。
生產(chǎn)實踐中,常采用人工低溫集中處理法來打破果樹休眠,即當外界平均溫度低于10℃時,一般在7℃~8℃,開始扣棚保溫,覆蓋薄膜并加蓋草苫,只是草苫的揭放與正常保護時正好相反,夜晚揭開草苫,打開風口作低溫處理,白天蓋上草苫并關閉風口,保持夜晚低溫。大多數(shù)落葉果樹按此種方法集中處理20~30天,便可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以后進行保護栽培即可。
目前,生產(chǎn)中葡萄設施栽培多使用石灰氮來打破休眠。石灰氮學名氰氨基化鈣,葡萄經(jīng)石灰氮處理后,可比未處理的提前20~25天發(fā)芽且發(fā)芽整齊。每1公斤石灰氮需加40℃~50℃的溫水5公斤,使用時,將石灰氮和溫水放入桶或盆中,不停地攪拌,充分浸泡2小時以上使其均勻呈糊狀,并加入適量展著劑,然后用小毛刷蘸取適量,均勻涂抹在葡萄結果枝上部和兩側芽眼處,涂抹長度為枝蔓的2/3,涂抹后將枝蔓順行貼到地面并覆蓋薄膜保濕3~5天。
設施果樹栽培的環(huán)境調控
設施果樹栽培要為植株生長創(chuàng)造特殊的、可控的小區(qū)環(huán)境,而不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簡單模仿和移植。因此,不同地域、不同樹種、品種的最適環(huán)境模型不盡相同,應根據(jù)當?shù)貤l件區(qū)別對待,靈活調控。影響果樹設施環(huán)境的因素主要是光、溫度、濕度。
一、光的調控 針對棚內光照強度弱、光譜質量差、光照時間短的特點,在光的調控上有以下具體措施:(一)選擇透光率高的覆蓋材料。常用的有普通、無滴、漫反射、復合功能棚膜等,可根據(jù)經(jīng)濟狀況選用。(二)棚室結構要合理。棚室結構在保證環(huán)境條件便于調控、堅固耐用、抗性較強的基礎上,要適當降低棚體高度,以增加果樹下部光照,盡量避免支柱、立架、墻體等附屬物遮光。(三)鋪設反光膜。在棚內地面鋪設鍍鋁膜,利用其反射光增強光照。(四)人工補光。常用光源有熒光燈 (4~100瓦)、水銀燈(350瓦)、齒化金屬燈 (400瓦)、鈉蒸氣燈(350瓦)。(五)選擇適宜的樹體結構。(六)加強對樹體的綜合管理。
二、溫度的調控 棚內升溫初期一定要逐步進行,忌升溫過猛、過快,并注意在扣棚前10~15天先覆蓋地膜,增加地溫,保證根系提早活動,向上供應水分。溫度升降主要是靠揭放草苫、通風來控制。棚內夜間溫度主要與保溫措施有關。在保溫措施較為完善的情況下,夜間氣溫一般可保持在7℃~12℃。如果保溫措施不當,棚內散失的熱量不能及時得到補充,溫度會變得很低,有時甚至低于外界自然氣溫,這就是設施栽培中常見的“棚溫逆轉”現(xiàn)象,即在冬春季節(jié)的夜間尤其是日出之前的黎明時刻,棚內溫度會低于棚外氣溫。棚溫逆轉,對果樹造成的危害很大,尤其在花期和幼果發(fā)育期,會導致花器、幼果凍傷,嚴重影響產(chǎn)量,以致設施栽培失敗。
冬季氣溫低,以后隨物候期推進氣溫逐漸升高。一天當中的氣溫變化,晴天時較有規(guī)律,午夜至凌晨日出前,氣溫最低;日出后隨著太陽的輻射,溫室效應加強,氣溫上升,最高氣溫發(fā)生在上午11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以后氣溫又開始下降。棚內溫度變化,晴天時變化非常明顯、劇烈,設施栽培應根據(jù)需要及時進行降溫、保溫的調節(jié)。在陰天太陽輻射弱的情況下,氣溫變化相對平緩。
棚內溫度應與樹種、品種、發(fā)育物候期、設施結構相結合進行適當?shù)卣{控。如花期(花期前后)白天溫度不能過高,一般不超過25℃。如超過25℃在幾個小時內便嚴重影響授粉受精,降低坐果率。但花期夜間溫度不能太低,一般不能低于5℃,否則會發(fā)生低溫傷害。其他如幼果發(fā)育期、成熟期等均有不同的溫度要求。
三、濕度的調控 設施內空氣濕度的調控仍較傳統(tǒng),濕度過高時可通過通風降濕來調控,而濕度低、空氣太干燥時,主要通過地面澆灌和空間噴霧來調控。土壤濕度的調控主要通過控制澆水的次數(shù)和每次澆水量來實現(xiàn)。
設施果樹的控長技術
一、限根生長根系是決定果樹生長發(fā)育的靶體器官,通過調節(jié)設施果樹根系的分布、類型和生長節(jié)奏,可以較好地控制地上部的生長發(fā)育。限根主要是限制垂直根、水平根的數(shù)量,引導根系向水平方向生長,促進吸收根的發(fā)生。限根的方法:(一)果樹淺栽。在栽植時,果樹根莖要高于地面2~3厘米。(二)起壟。起壟是限根生長較為方便有效的方法,起壟栽植,不僅有利于提高地溫,促進吸收根大量發(fā)生,使垂直根分布淺,水平根分布范圍廣,而且有利于樹體矮化緊湊,易開花、結果早,同時還有利于果園管理和更新。(三)容器限根。容器限根是把果樹植株栽于單個容器中,然后建棚進行設施栽培。常見的有陶盆(30厘米×40厘米或40厘米×40厘米)、袋式(塑料編織袋)、箱式(耐腐的塑料箱)三種類型。其他的限根方法還有底層限制、根系修剪等。
二、噴施生長調節(jié)劑 目前,生產(chǎn)中常在揭棚后,經(jīng)過修剪整形促使果樹生長,為控制其生長促進花芽形成而噴施生長調節(jié)劑。使用較多的是向樹冠連續(xù)噴施2~3次15%的多效唑100~200倍液、pbo等、或用多效唑50倍液涂抹果樹新梢,控制旺長,達到控冠促花的目的。
提高設施果樹坐果率措施
一、養(yǎng)根壯樹,提高營養(yǎng)貯藏水平 特別是在建園時,必須進行帶狀(80厘米×80厘米)或穴狀〔80厘米×80厘米×80厘米)的改土培肥。有機肥要一年一次集中施入,保證養(yǎng)分的均衡供應。
二、適時扣棚,勿超年生產(chǎn) 超早扣棚加溫,果樹沒有通過自然休眠,經(jīng)保溫后,花勉強開放,但開花不整齊,尤其是花粉活力大幅降低。因此,設施果樹栽培,果樹必須通過自然休眠后,才能進行保護生產(chǎn),才能正常開花結果,實現(xiàn)豐產(chǎn)。
三、人工授粉 栽植時要配置授粉樹,主栽品種可隔行定植,一般主栽品種與授粉樹的比例為4:1?;ㄆ谟谩半u毛撣子”滾動授粉或人工點授,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花粉貯備制度”,就是將先期采集的露天自然條件下的花粉,貯存在-20℃的低溫處,待棚內果樹開花時采用人工點授、噴粉等方法授粉。
四、棚內放蜂 花期應在棚內放蜜蜂或壁蜂進行輔助授粉。目前利用壁蜂授粉效果較好,飼養(yǎng)管理簡單,值得大力推廣。一般每棚放1~2箱蜜蜂或100~200頭壁蜂。
五、葉面噴肥 在花期噴施0.3%的硼砂、0.2%的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氫鉀或稀土微肥300倍液2~3次,可顯著提高坐果率。
設施果樹樹體綜合管理
同露地栽培相比,設施果樹在樹體綜合管理技術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提高地溫,使地上地下生長發(fā)育協(xié)調一致 扣棚前30~40天棚內地面全部覆蓋地膜。
二、扣棚至開花前管理 向枝梢噴施1%~3%的尿素1~2次,促進花芽發(fā)育。
三、合理選擇樹形 應根據(jù)樹體、品種特性及定植密度,采用合理樹形。核果類果樹采用“丫”字形、開心形、紡錘形。
四、正確采用修剪技術 冬剪時以疏為主,主要疏除擋光大枝、外圍競爭枝和弱枝,多留中短枝,及時回縮復壯結果枝。增加棚內修剪次數(shù),及時抹除萌芽,進行摘心,疏除稠密的副側枝和無果枝,以節(jié)省養(yǎng)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五、進行人工授粉 一般在花期要采用滾動授粉或人工點授的方法授粉2~3遍,以提高坐果率。
六、適時疏果 設施果樹留果必須堅持留壯枝果的原則,疏去過晚花?;ê?
上一個:硬盤u2接口,u2硬盤可以接在sata
下一個:wolfspeed公司的壓力表產(chǎn)品詳細介紹

如何用水平鋪蓋法來控制土壩滲漏
醉酒駕駛發(fā)生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智能型絕緣靴手套耐壓裝置的詳細介紹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別有一番滋味的喝茶方式
什么是人的擔保
RC-01W5602FT在線查庫存,今日報價
京東裝機大師是自營嗎(京東裝機大師是整機送來嗎)
影響指針式流量計測量液體準確的四大因素
菏澤牡丹節(jié)交通管制-交通攻略
求騰訊云服務器備案授權碼
十八禁 网站在线观看免费视频_2020av天堂网_一 级 黄 色 片免费网站_绝顶高潮合集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