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慣了咖啡之香,麻木于星巴克的濃郁甜膩,總是希冀著讓新鮮充填自己對周圍的好奇,于是,我無可救藥地迷戀上了這裊裊升起的一抹清香,在淡淡漂浮的幾片碧葉中,享受著古老的茶的擁抱。
茶者,雅稱“茗”,自神農(nóng)嘗百草,遂有茶。在漫長的歲月里,中國人以茶為飲,演繹出許多故事。有人曰: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茶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里,茶是引發(fā)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和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其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xiàn)端倪。茶為文化,可怡情養(yǎng)性、休閑交友,可寄高風雅韻、淡泊明茶道志……于是有了茶道。
茶道,將茶理寓于形式,講求名茶、好水、美境、佳人、雅事、細器。于飲者而言,前三種講究至為重要,名茶好水為茶藝之本,清雅美境則關(guān)系心境,后三種講究尤為難得,器皿或可選擇,而人與事卻是可遇不可求。
無奈市面上看到的茶文化書籍,要不古老陳舊,要不為編纂之物,缺乏系統(tǒng)性,對內(nèi)容的介紹淺嘗輒止,更有一些只重技法說明,缺少文化內(nèi)涵的深挖掘。這套品茶館的茶書以大家之筆娓娓道來,把現(xiàn)代茶藝與茶文化的悠長歷史相融合,細說茶馬古道的悠然與六大茶山的來歷,穿插其間的是濃濃的地域民族風情和作者對茶的摯愛……
在長期的文化宣傳中,茶總給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印象,也許可以通過這本書,幫助讀者從多個維度理解傳統(tǒng),肯定傳統(tǒng)文化應(yīng)有的那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