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食物中藥與便方》
【原料】五味子細末9克。
【制作】上藥用沸水沖泡。
【用法】代茶飲,每日2~3次。濕熱癥狀明顯者不宜飲用。
【功效】益陰生津,降轉(zhuǎn)氨酶。適用于傳染性肝炎、谷丙轉(zhuǎn)氨酶居高不降、口干欲飲、盜汗、濕熱癥狀不明顯等病癥。
【注釋】五味子,系木蘭科植物北五味子的果實。屬收斂藥,性味甘、酸,溫,無毒。含揮發(fā)油、脂肪、甾醇、維生素(c、e)、樹脂、鞣質(zhì)及少量糖類。具有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御能力,促進新陳代謝,降轉(zhuǎn)氨酶等作用。中醫(yī)認為,該品能補虛勞、強陰益津、止汗、止泄,屬于治標藥。因其具有酸斂作用,故濕熱癥狀,如黃疸、苔膩等明顯者,飲用后反而有戀邪留濕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