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澆水時機:
在正常情況下,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潤而不濕時,即為正確澆水時機。
二、澆水次數(shù):
依氣候高低來決定,氣溫愈高,次數(shù)愈多,如30℃以上時,一天可澆水2-3次
,因為氣溫愈高,水分蒸散愈快,蘭株需水愈多。澆水作用,除不斷提供充足水分、降低氣溫,也能輸入新鮮空氣,清洗盆內(nèi)雜質(zhì)。相反的,氣溫愈低,澆水次數(shù)愈少,如氣溫在15℃以下時,可3天澆一次水。因為氣溫低,蘭株新陳代謝緩慢,需水不多,若不斷澆水,不但對蘭株無益,而且還會抑制成長。
三、澆水時間:
在早晨9時以后,至日落黃昏之前最適宜,夜間及清晨較不恰當,因午夜至清晨氣溫較低,植物細胞活動較微弱,過多水分反而助長病菌繁衍。
四、澆水程度:
不僅使水自盆底流出,并且要濕透盆內(nèi)植料。
五、同量的水:
分數(shù)次澆較一次澆完的效果為佳,因為前者盆內(nèi)可溶性物質(zhì)流出的量比后者多。
六、新芽成長期:
盡量實施根部澆水,勿作全面噴灑,不得已,澆水之后,需開啟風扇吹干葉面殘留水滴,以減少病蟲害之發(fā)生。
七、利用水塔儲備水源澆水:
使用前先檢查水溫,以防日曬后高溫傷及蘭根。
八、若遇病蟲害傷及根葉時:
應減少澆水,以防病菌蔓延,并將病株隔離另行處置。
九、老株之培植:
植料以溫潤為宜,不可太干或太濕,以防枯死或爛死。
十、標準濕度
蘭室的濕度以70-90度最為標準,因為葉面蒸發(fā)的水分,系由根部吸收。葉面
水分蒸散愈快,根部吸收水分能力愈強,在噴霧時,只要能仿照山林之霧氣,以夠恢復因白天水分蒸發(fā)過度現(xiàn)象即可,不必大量噴霧,以免減弱根部吸收水分的作用,致影響生根的數(shù)量。
十一、梅雨季節(jié)
在雨大或連日不晴的梅雨季節(jié)里,不可噴霧,因這種天氣濕度為100%之飽和狀態(tài),葉內(nèi)的水分蒸發(fā)量少,根部需要吸收的水分也不多,若再噴霧,易使病菌繁衍。
十二、當濕度大時:
要增加蘭室透光率和通風,以促進蘭株體內(nèi)新陳代謝,否則恐失去植株原動力。